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台語片二、三事】

台灣電影筆記 2003/4/28
 

有些代誌要呼你瞭解…

 
■ 廈語片
台灣光復初期,國民黨起初是不贊成拍台語片的,但允許香港來的國語片、粵語片、廈語片、潮語片等進口,其中以國語片、粵語片來得較早也較多。至台語片興起前夕,廈語片則後來居上。
廈語也是閩南語系之一,發音比較高昂,本省人聽得懂,但覺得怪怪的。廈語片是以歌仔戲電影輸入台灣,而國民黨並不反對地方戲曲,所以廈語片進口後頗得本省中年以上婦女的喜愛,也因此搶走不少歌仔戲迷。
廈語片的起源,是1949年大陸淪陷後,從廈門、泉州移居香港的戲曲人員,利用粵語片設備來拍攝廈語片,其中以古裝戲為多。第一部輸入台灣的廈語片,是 1949年的《雪梅思君》,是錢胡蓮主演的古裝戲。1952年以後廈語片的生產漸多,題材多翻版自粵語戲曲片或改編自民間故事,編導也多是粵語片班底,其間還有少數是將粵語片改配成廈語片。
廈語片水準比一般粵語片更差,但由於和台灣語言相通,大受歡迎,像《唐伯虎點秋香》賣座後就立即再拍續集,同時廈語片市場除了香港外,不但有台灣市場,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菲律賓也是語言相通的市場,因此賣埠愈來愈廣,供不應求,香港人稱廈語片是「冷門中的熱門片」。於是到了1954年,廈語片勃興,鷺芬、鷺紅姊妹也趕拍《孟麗君》、《梁山泊與祝英台》、《唐伯虎點秋香》、《陳三五娘》等也都傾銷到台灣來。這種廈語片賺錢的現象,終於刺激了本省電影人才,而有信心拍得比廈語片好。摘錄自『春花夢露-正宗台語片興衰錄』一書 葉龍彥著

■台語片VS.歌仔戲
說到台語片就不能不說到歌仔戲,早在民國十七年,桃園江雲社在歌仔戲的表演中插入電影場面連鎖演出,台語片便以連環本戲的形「寄生」於歌仔戲中了第一部設置成功的16mm台語片《六才子西廂記》是拍攝馬劇團的演出。第一部35mm《薛平貴與王寶釧》,是由麥寮拱樂社演出的歌仔戲片;從前期到中期,歌仔戲電影一直是台語片重要類型之一,民國四十八~五十年間更支援台語片渡過低潮的黑暗期;此後間諜片盛行一時,以歌仔戲演員為班底的古裝片、偵探片、間諜片仍然膾炙人口;民國七十年後,最後一部台語片-楊麗花主演的《陳三五娘》-為台語片史畫下句點,仍是歌仔戲片。台語片誕生、復興、死亡,都與歌仔戲息息相關。

■台灣第一個民營片廠-華興片廠
「華興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9年(或1950年),是由何基明一手創辦的,他的主要搭檔就是他的弟弟何錂明,其他工作人員也多來自同莊的親戚、朋友、鄰居,以類似家族企業的方式經營,此時以拍攝連鎖劇、紀錄片、工商簡介為主,器材均為16mm。1955年八月開拍台灣首部35mm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年底開始興建攝影棚,此片奠定「華興」的基礎,並吸引更多人投入台語片的行列。1957年,何基明赴日,考察日本設置彩色片及寬螢幕的技術問題。此時華興擴大組織,在台北成立總公司專責發行並添購器材。1958年完成錄音設備,《血戰礁叭年》一片因內容發揚民族意識與愛國精神之教育意義受到教育部嘉獎。1959~1960年,因「華興」本身公司製片部門與發行部門無法協調,再加上自從《薛》片賣座後,許多人一窩蜂投入台語片拍攝,影片品質卻粗製濫造,導致市場混亂,同時政府部門也未給予適當輔導,遂停止製片,解散演員,片廠仍出租工他人拍片,部分工作人員參與。1961~1963停止業務,陸續解散其餘工作人員。清理部分器材後,片廠轉讓改做紙廠。

 
■玉峰影業公司
1956年,正是台語片的第一個黃金時期。當時全台最大煤礦「大豹煤礦」的主持人林摶秋,在日本友人的刺激下,決心改善台語片的製作環境,便於1957年籌組玉峰影業公司,於鶯歌興建湖山製片廠,開始招生培訓演員及技術人員。
由林摶秋親自規劃,仿效日本寶塚製片廠而設計的湖山製片廠,號稱是日本、印度之外,全亞洲最大的片廠。

1957年,玉峰開拍第一部電影《阿三哥出馬》,因涉及政治問題,遭到電檢單位嚴重修剪。同年續拍《嘆煙花》,是玉峰第一部賣座影片,也是「寶島玉女」張美瑤的處女作。第二年完成《錯戀》(又名《丈夫的秘密》),票房成績差強人意。《錯戀》上映後,正值台語片第一個高潮退燒,林摶秋決定暫停所有拍片計劃以觀望景氣,於是湖山上的職、學員自由解散。此後數年,湖山片廠改為對外租用。
1965年,玉峰恢復拍片,一部《五月十三傷心夜》大為賣座,女主角張清清也一炮而紅。林摶秋立刻開拍兇殺推理劇《六個嫌疑犯》,完成後由於林摶秋自己不滿意而擱置不上片。
同年,由於本身創作低潮、對台語片環境的灰心,以及對電影整體發展方向的不樂觀,林摶秋決定結束電影事業。
 
■「台語片的好萊塢」-北投片廠
1959年,中影台中製片廠遭大火吞噬;翌年遷廠於士林外雙溪,台語片的製片亦隨著中影遷廠而轉移北上,此後北、中合流,北投、外雙溪一帶因頻繁的拍片活動,成為「台語片的好萊塢」:當地的山水庭園、亭台別墅,旅社的房間、玄關信手拈來,皆可做為內外景的材料。電影公司經常包租一段時間,吃住、拍片、工作、休閒都在北投,台語片圈暱稱為「北投片廠」。
   
■ 陳子福-台灣手繪海報第一人
陳子福,1926年10月31日出生於台北,家中有兄弟姊妹十人,陳子福排行第七。陳子福從小就對繪畫有濃厚興趣,因此他一直想找與繪畫相關的工作,起先經人介紹進入專門畫看板的老字號「白日畫坊」工作,不到一個月,因志趣不合而辭職,改到「和豐貿易公司」上班。不久,「和豐」關閉,因為機緣湊巧,陳子福由原「和豐」老闆之一-馮培芝先生介紹進入「上海國泰電影公司台灣辦事處」工作,正式進入電影圈。
在國泰電影公司工作的一年多裡,陳子福因為興趣使然,自動地修補一些破損的海報,愈做愈有興趣,致使別家電影公司,也來找他修補海報,有時舊海報無法再修補,他乾脆自己提筆重畫一幅。後來因為經濟通貨膨脹,國泰公司給的待遇太低,陳子福便離開國泰,自己闖天下。
離開國泰後的第一批生意,是「大同公司」委託的四十多部廣東片,這也替陳子福奠下日後事業發展的基礎。之後,經歷台語片、文藝片、武俠片等,陳子福是完整走過台灣電影史的第一人,至今電影海報作品至少5000幅。
 
幾本冊…

 
『台灣電影戲劇史』1961 呂訴上台北銀華出版社
『台語片的興衰起落』1991 黃秀如 政大研究所碩士論文
『悲情台語片』黃仁 萬象圖書 1994
『台語片時代』1994 國家電影資料館
『春花夢露-正宗台語片興衰錄』1999 葉龍彥 博揚文化
『電影歲月縱橫談』(上)(下)1994 國家電影資料館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葉龍彥1998 玉山社
『陳子福-手繪電影海報集』2000 國家電影資料館
『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廖金鳳2001 遠流出版社
『電影欣賞』雙月刊1990年9月總編號第47期
『電影欣賞』雙月刊1991年9月總編號第53期   
 
兩部片…

 
《班底》
(原名:《辛奇與壁》)The Team 賴豐奇
2000年16mm 82分鐘 彩色
影片介紹:
本片主要紀錄臺語片時期曾經執導九十多部臺語片的導演辛奇一生的故事。辛導演自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五三年間,企圖藉由戲劇的創作來表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但隨著臺灣政治活動環境的改變,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事件發生,藝術創作者遭後到前所未有的剝削與禁錮,也改變了他往後的創作旅程,轉而投入臺語片的工作,創作主題也從政治嘲諷的議題,走向對小市民的關心。從舞臺劇、電視、電影,再回到舞臺劇,辛奇導演的創作生涯交織著個人的矛盾與徬徨,藉由辛奇導演個人生命史的回憶,不但呈現了他複雜多變的一生,也道出了人生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消失的王國-拱樂社》
The Lost Kingdom 李香秀
1999年 16mm 彩色 98分鐘
影片介紹:
本片尋訪了多位拱樂社歌劇團的早期演員現身說法。場景遍達北、中、南。內容則以戲班演員們的故事與拱樂社的歷史陳述交織呈現。影像包含拱樂社所攝製的紀錄與劇情等影片、珍貴的檔案靜照、西螺戲院廢墟的再訪、藝人重聚,以及演出與訪問等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