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翁山蘇姬所屬政黨要求讓她參與緬甸國家和解

20091104 22:34:57

(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曼谷4日專電)美國主管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貝爾今天在仰光會晤緬甸民主領袖翁山蘇姬,雙方會面兩小時,並未公開說明對話內容,翁山蘇姬的政黨要求緬甸政府讓她參與國家和解過程。

緬甸流亡媒體「伊洛瓦底江雜誌社」(TheIrrawaddy)報導指出,康貝爾(Kurt Campbell)與緬甸總理添盛(TheinSein)在首都奈比多(Naypyidaw)會面後,回到仰光與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會面兩個小時。

康貝爾也與反對黨及民族領袖會面,翁山蘇姬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發言人那溫(Nyan Win)表示,全國民主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9個成員中有6人在政黨總部與美國代表團會面。

報導指出,添盛10月到泰國出席第15屆東南亞國家協會高峰會(ASEAN Summit)時,告訴其他東協會員國領袖,翁山蘇姬會在國家和解過程中扮演角色。

全國民主聯盟領袖溫丁(Win Tin)表示,緬甸軍政府必須實際證明,翁山蘇姬能夠在國家和解過程中扮演角色。

對於美國特使訪緬,緬甸多數異議份子、民族領袖雖然認為這次訪問是正面的,但對緬甸軍政府在會面後出現重大的政治讓步並沒有任何期盼,甚至有人認為這次訪問可能有利軍政府,而不是緬甸的反對團體。981104

中國月亮牽引下的西洋浪潮:也讀《縱樂的困惑》

也讀《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方駿、王秀麗、羅天佑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邱澎生
(2008/1/14, http://idv.sinica.edu.tw/pengshan/)

一、《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的寫作背景:
1.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最專精的研究領域,應為明代商業交通路線的演變,他受邀參加撰寫《劍橋中國史》第8卷的分工專題(註:趙世瑜先生曾精要地評介過此書大致 內容),即是〈明代的交通與商業〉一章,而這本《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英文原書書訊如下: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至於此部英文專書被學者徵引概況,則可查見 Google Print 網頁: http://books.google.com/books?q=confusions+of+... ),則實即是卜正民寫作《劍橋中國史》〈明代的交通與商業〉專章的副產品(見中文版本書收入的〈英文版作者序〉,頁ix-x)

2.反對並批判史學(特別是經濟史)中的「西方中心論」,則是本書的核心議題。
作者有言:「十六世紀,世界經濟的中心還不在歐洲…… 與其說中國經濟正在大西洋的浪潮前走向衰落,我們更應該將大西洋的浪潮,看作是正在由中國這個月亮牽引著。如果說歐洲人正努力在世界經濟中為他們自己構建 一個地盤的話,那麼,這個地盤就是通向中國的」(本書,頁15)。這段話很好地反映了作者反對「西方中心論」的立場。

至於有關挑戰「西方中心論」的相關論據,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另外參考約莫與本書前後出版的三種專書:(1)王國斌(Bin Wong)的China Transformed: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李伯重、連玲玲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及歐洲經驗的局限》,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對王國斌此書的精要介紹,參見:李伯重,〈「相看兩不 厭」——王國斌《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及歐洲經驗的局限》評介〉,《史學理論研究》,2000,2(2000):148-158)、(2)彭慕蘭 (Kenneth Pomeranz)、Steven Topik之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根據2005年英文二版譯出之中文本:黃中憲譯,《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台北:如果出版 社,2007),以及 (3)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的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兩種中譯本的一種:《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邱澎生、陳巨擘、張寧、連玲玲、巫仁恕、呂紹理、楊淑嬌、林美莉、劉士 永等譯,台北:巨流出版社,2004)。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反「西方中心論」的經濟史論著,其實已見於一些並非研究中國史出身學者的專著,其中可能特別以此二書最曾發揮過影響力: (1)Janet L. Abu-Lughod,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1991);(2)Andre Gunder Frank, 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1998)(本書即是中譯之《白銀資本》)

二、寫作風格、方法論立場、全書結論與現實關懷:

1.(寫作風格)以冬、春、夏、秋區分的「明代四季」章節架構;〈本書出場人物〉(頁19-20);張濤(萬曆《歙志》的編者)這位「倔強古怪的導游」(頁18)。

2.(方法論立場)由交通通訊看商業與文化的複雜互動:「你將讀到的,與其說是一部明代的經濟史,還不如說是一部文化史。我們關於明代經 濟的知識,至今還太粗糙,還不足以撰寫一部明代經濟史……沿著從十四世紀後期到十七世紀中葉看起來向前發展和不間斷的商業擴張軌跡……無情的商業化不斷加 劇的大背景,和它帶給明人與日俱增的不安和恐懼,是那樣的明顯,這又使得我們能夠將這些題目繼續寫下去」(頁14);「文化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單一的, 它隨著實踐的多樣化和衝擊的興起而不斷改變」(頁13-14)。

3.(全書結論與現實關懷)明代那種「以士紳為主導的市場經濟與社會結構……(士人與商人)兩個社會集團的微妙交合…… 文化精英和經濟精英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頁346-347)。「正是這些東西維繫著中國的社會結構秩序,而且不僅僅是明代的社會結構秩序」(頁 358);「在將明朝由王朝初期井然有序的自給自足鄉村社會轉變為晚期一個墮落的城市商業社會(這個)變化呈獻給讀者時,我清楚意識到它與我自己所處時代 的相似之處」(〈英文版作者序〉,頁ix)。

東渡魂 紀錄鑑真弘法路

2009/11/3 人間福報| 作者: | 點閱次數:89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江蘇省張家港市一日於長江文化藝術節上,舉行《東渡魂》新書發表會,該書記載了唐朝鑑真大師第六次成功東渡及東渡後鮮為人知的史料,見證中日宗教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

張家港黃泗浦是鑑真大師第六次成功東渡啟航地。《東渡魂》內容說明,鑑真大師東渡至日本一波三折的情形,也記錄了鑑真大師一到日本後的情況。

據《東渡魂》記載,鑑真大師到日本建造寺院,傳播中國的建築藝術。他建造的寺院主要有三處:第一是戒壇院,內有四大天王塑像;第二是唐禪院,是鑑真大師在日本講學、培養弟子的地方;第三是唐招提寺,採取唐朝最先進的建築藝術,美輪美奐,堅固雄偉,歷經一千二百年的歷史,至今依然屹立不搖。

《東渡魂》還詳實記載了鑑真大師到日本傳授中國的雕塑藝術、書法、繪畫、刺繡等,向日本民眾傳授中醫中藥知識,留下一卷《鑑真醫藥秘方》,直到十八世紀,日本藥店的藥袋上還印有鑑真和尚的頭像。鑑真大師還在日本傳授唐代的語言文字、漢語詩文、烹飪技術,對日本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日本人民十分感恩鑑真大師所做所為,把他稱作「文化恩人」。

如何「將歷史作為理解過去的橋樑」?轉載《亞洲周刊》封面故事專文

歷史教科書變革 中日韓聯手彌合歷史傷痕 .喬志健、柴子文

在 中日韓首腦北京東亞峰會期間,日外相岡田克也提議三國合編歷史教科書,與日本「重返亞洲」新外交相呼應。同時,史丹福大學一項名為「割裂的記憶」、對東亞 四地歷史教科書的比較研究正籌備在中日舉辦研討會。歷史教科書成為政治領袖、學者的共同聚焦。該項研究發現,中日韓歷史教科書背後都有各自的受害者情結。 彼此交叉驗證、重新審視爭議,是最終和解的基礎。


--------------------------------------------------------------------------------

歷 史有沒有真相?新一代會記住什麼?忘掉什麼?另一個國家的他們呢?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亞太研究中心主任申起旭深深明白「國家記憶」的可塑造性,生長在韓國的他,有感於東亞國家之間在歷史問題上的死結,發起一項針對東 亞四地和美國歷史教科書研究的長期課題:「割裂的記憶」。

這項課題始於二零零六年九月,對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以及美國的高中 歷史教科書進行分析比較研究,研究範圍從一九三一年引發中日衝突的「九一八事件」,到標誌著亞太地區二戰正式結束的一九五一年《舊金山和約》為止的二十年 歷史。各地學者共同組成的龐大項目,目標在於,探討東亞各國的歷史記憶如何形成?如何彼此錯位?哪裏才是進一步和解的途徑?

零九年十 月,就在課題組正籌備在日本和中國大陸的研討會之時,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北京會晤。期間,日本外相岡田克也在東京的一場演講中,提出建議:由中、日、韓共 同編纂歷史教科書。岡田表示,儘管「戰爭受害者的感情不會輕易化解」,但「日中韓三國合編歷史教科書,是解決歷史糾葛的最理想辦法」。這是日本官方迄今作 出的最積極表態。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韓國政府的積極回應。韓國學術界已經開始討論「三國合編歷史教科書」的技術事宜。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步平也 認為這一倡議具有積極意義。東京亦將在十一月承辦學術交流會議時討論三國合編歷史教科書問題。

但這個建議也引起日本右翼勢力反撲,右翼軍事評論家佐藤守說岡田「真是瘋了」,大批日本右翼分子在東京和名古屋等地聚會,大罵岡田是「賣國賊」。而中國網民及韓國民意也對此持有存疑態度。

二零零八年,法國德國合編的歷史教科書已經進入兩國的中小學教室。法德可以,為何中日韓不可以?

和 解,未必需要認識的完全一致,但足夠的耐心和誠意必不可少。事實上,中日韓三國合編歷史書早有先例。二零零二年,為了批駁日本扶桑社二零零一年編纂的右翼 教科書,三國學者設立了一個「共同編寫委員會」,歷時三年共同完成《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日文版名《開創未來的歷史》),二零零五年以中文、日語和韓語 三種語言出版。但由於當時日本知名的大出版社不敢接手,最後由僅有六名員工的「高文研」負責出版,發行後在日本國內少人問津,影響甚微。

歷史過去大半個世紀,為何死結仍然無法解開,現實仍然被歷史綁架,歷史仍然傷痕累累?無法迴避的現實是,合編歷史教科書對東亞三國仍然是個艱巨的難題,但歷史從沒像現在這樣充滿變革的機會。

「東 亞各國、各地之間被割裂的歷史記憶,是歷史爭議的根源。」「割裂的記憶」課題發起人、史丹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申起旭說。因此,他認為,作為歷史認識形 成的關鍵因素,歷史教科書是研究東亞各地人們的歷史記憶如何形成、促進不同地區的人們互相了解各自不同歷史認識的關鍵,是解開東亞關於歷史問題死結的捷 徑。

「我們並不需要大家就共同的歷史達成一致。」在史丹福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割裂的記憶」項目負責人施耐德心目中,一個在廣州上學的 學生,應該可以了解到韓國人、日本人和美國人是怎樣寫歷史的,關於同一個歷史事件,各自的緕述是多麼不同。「這不是很有趣嗎?我希望,這能夠引向真正的和 解。」

事實上,這個項目的成果之一就是編輯這樣一個補充閱讀材料。這套閱讀材料會被推薦為補充教材進入美國的中學課堂,美國高中生將首先 受惠,但施耐德最希望的,還是教材也可以被翻譯成中文、日文和韓文在當地使用。因為「在這個教材中,同樣的歷史事件,從五個不同視角來看,得到的描述是那 麼不同。然後,你可以理解很多問題」。這將確實有助相互理解和最終和解。

在項目初始階段,課題組收集了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及美國 使用最廣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包括本國史和世界史教科書、各地區必修基礎教科書和選修教科書。接著是確定八個用作比較研究的歷史事件,包括:九一八事變、南 京大屠殺、日本佔領區的強制勞工與慰安婦問題、日本統治下的經濟發展、珍珠港事件、日本核彈轟炸、朝鮮戰爭的起源,以及日本戰犯審判。

研 究需要有可供比較的文本。亞太研究中心請來母語是漢語、韓語和日語的史丹福大學研究生,將各國教科書中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五一年的內容全部翻譯成英文。然 後再從中摘錄八個事件的所有相關緕述,包括圖片說明,編輯成一個以事件為核心的比較性文本。隨後,東亞各地和美國的歷史學家和教科書編寫者被請到史丹福校 園,以這個文本為基礎,一起探討三個問題:教科書所呈現的歷史與學術界有定論的歷史是否一致;教科書的編寫和修訂過程如何;教科書呈現的不同記憶如何影響 東亞之間、美國與亞洲之間的國際關係。

比較的力量是巨大的,發現是豐富而充滿驚奇的。這種驚奇首先來自文本的落差。關於這些最具爭議性的歷史事件,四地教科書的表述如此的不同,這種不同又如此的意味深長。

以 南京大屠殺為例。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歷史教科書的描述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比如在零二年版和零四年版的教科書都一致用「慘絕人寰」、「滔天的罪行」來形 容南京大屠殺,也突出強調遇難者超過三十萬,且都是手無寸鐵的平民或已經投降的士兵。而零四年版中,又將此事件定義為日軍「有組織、有計劃」的屠殺行為。

台灣方面,則只有三民書局的舊版中國文化史談到該事件,將其定義為血腥的大屠殺,而遇難人數也是沿用三十萬的數字。

日 本方面,佔高中歷史教科書市場百分之六十的山川出版社教科書中,只在世界史部分談到南京大屠殺,描述是這樣的:「在佔據南京時,日軍殺害了很多中國人(南 京大屠殺),為世界輿論所批評。」在日本史一冊中,則在註釋中寫道:「南京城陷落時,在城內外不斷發生的掠奪和強暴事件以外,日軍殺害了很多中國平民(包 括婦女和孩子)以及囚犯(南京事件)。在事件發生的早期,通過外務省,南京的情況就已經被報告給了陸軍軍部。」使用率僅次於山川版的東京書籍版則這樣寫 道:「十二月,日軍佔領了中國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據報告,二十萬人被殺害,其中包括軍人、囚犯和平民。並且,據稱,同時也發生了無數搶劫、縱火及強暴的 事件(南京大屠殺)。」

而在韓國,每個高中學生都必須學習的韓國史課本中完全沒有對南京大屠殺的緕述,只在供文科學生選用的世界史教科書中,才寫道:「在(全面侵華)過程中,日軍在南京殺害了十萬平民(南京大屠殺)。」

美 國主流的世界史教科書都會提到南京大屠殺,作為日本軍隊殘酷性的例證:比如說,Pearson Prentice Hall 出版的世界史一書裏,南京大屠殺是這樣被描述的:「在南京投降以後,日本人殺害了數十萬(中國)軍民,傷害的人則更多。這一事件因其殘酷性與破壞性而被全 世界稱為The Rape of Nanjing(南京大屠殺)」。

事實上,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存在,各地教科書的文本都沒有否認,並且都 認為是日本戰爭罪行的一部分,包括日本教科書。但描寫的矛盾之處很明顯的存在於中日之間:中國教科書認定遇難者為三十萬人以上,日本教科書則對於遇難者人 數含糊其辭,韓國教科書說十萬、美國教科書說數十萬;中國的新教科書認定屠殺行為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而日本教科書則閃爍其詞,不做定性;作為大屠殺的直 接受害者,中國教科書的描述充滿強烈的感情色彩,而日本教科書則曖昧不明。

另一種文本之外的發現,則呈現更加深層的問題。

日 本學者、玉川大學的等松春夫教授負責比較各教科書觀點的開放性與客觀程度。他認為,美國教科書觀點最為開放,而日本教科書能比較客觀地展示學術界的研究成 果,但也很曖昧,不傳達準確的觀點,中國大陸和韓國的教科書則充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自我「正義化」,將敵人「魔鬼化」。他認為這與中國、韓國的儒家 傳統「以史為鑑」的觀念有關。

施耐德也注意到,中國新版歷史教科書明顯加重了民族主義成分,國共內戰不再那麼重要,重點轉到全國性抗日戰 爭上。他認為這反映了中國大陸的變化,「中國人開始變得更願意用更愛國主義的角度來看待近代歷史」。有趣的對比是,台灣教科書近來也在進行著類似變革,不 過是從過去強調國共鬥爭到突出台灣本土歷史,最後連抗日戰爭的歷史也被削弱,歷史教育有意識地以培育本土認同為目標。

雖然對歷史事件的看 法和記憶有很大差異,但申起旭教授在研究後也發現,東亞各地教科書中都反映出受害者心態,這種心態不單單存在於中國、韓國等受侵略和殖民統治的國家,也存 在於日本的教科書中。更重要的是,每個國家在教科書中都大力刻畫自己所遭受的苦難,而對別人的苦難視而不見,這一點最明顯地體現在韓國教科書中:他們幾乎 不提南京大屠殺,也不提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而只是不厭其煩地描繪韓國人在日本殖民統治和戰爭中的遭遇。

受害者心態妨礙和解

身 為韓國人的申起旭教授認為,歷史教科書所反映出的這種受害者心態,也是東亞地區歷史問題無法得到解決的癥結之一。對於中國人和韓國人而言,始終不理解日本 保守派觀念中那種深刻的受害者情結,與日本的歷史爭議就無法解決,而東亞地區要達到最終的和解,大家都必須共同重新審視狹隘的受害者心態,從地區整體的角 度來思考問題。

東亞各地的歷史教科書的另一個共同點是它們往往都只是對歷史進行權威性的緕述,而不願意呈現對於歷史的不同解讀。施耐德將 原因歸結為東亞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而嚴苛的大學入學考試也傾向於讓學生用唯一正確的答案回答複雜的歷史問題。所以,教科書本身揭示的問 題,還必須與教科書之外的各國歷史教育制度的研究結合起來。歷史教科書只是問題的切入口,絕非問題的全部。

除了對歷史教科書的研究以外, 其實,三年前開始的這項研究計劃的全名是「割裂的記憶與和解」:先尋找各自的歷史記憶,才能從不同層面、運用不同方法尋找達成和解的鑰匙。歷史教科書之 後,項目將目光投向東亞以電影為代表的大眾文化,對中日韓等地二戰題材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鬼子進村》、《青燕》及《硫磺島家書》等影片做比較研究,探索 為大眾文化形塑的不同歷史記憶。目前,項目進入最後一個階段——東亞精英階層及民意領袖訪談與調研,分析中日韓社會精英,如何看待歷史記憶的差異與爭端。

今 年九月,日本迎來半個世紀來政黨政治最大變局,新首相鳩山由紀夫推動內政革新,推行「重返亞洲」新外交,釋出善意要積極解決歷史問題,為東亞共同體掃清障 礙。是否尊重歷史記憶的不同,顯然是首先要面對的重大問題。正如施耐德說的:「對真相或真理的認識,取決於每個人的出發點。用比較的眼光看待歷史,能鼓勵 人們將歷史作為理解過去的橋樑,而不僅僅是記憶某些具體的史實。」
(喬志健是史丹福大學歷史系博士)■

(轉載自《亞洲周刊》文章網頁: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e&path=2212883682/44ae1.cfm ,特此誌謝)

日神社現小學 變身圖書館 (人間福報)

2009/11/4 | 作者: | 點閱次數:42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本報台南訊】台南市忠義國小校園內,有個市定古蹟台南神社事務所,經二年多施工已接近完工,古典建築和周遭古蹟連成一氣,散發歷史與建築文化之美。

台南神社事務所建於一九三六年,是台南神社僅存的附屬建築,也是台南地區珍貴的殖民信仰文化資產,曾作為宿舍、圖書室及幼稚園,二○○四年核准為市定古蹟。神社事務所因老舊、毀損,屋頂又蓋鐵皮,因此,在二○○七年進行修復,目前外觀工程已完工,僅剩內部整理及景觀工程,預定元月啟用。

忠義國小校長吳淑美昨天表示,該校有武德殿、台南神社事務所、成功泉,及整建中挖出的成功橋等歷史文化資產,慶幸十年前討論校園重建時,沒有拆掉武德殿及神社事務所,古蹟才得以保存。

吳淑美說,神社事務所的建築造型優美,空間與構造融合了日本折衷風格公共建築的多重特色,完工後將擴大現有圖書室功能,成為文化閱讀學習中心。

「東亞一百冊」經典書目

台大歷史系周婉窈教授所著《台灣歷史圖說》一書,近日在「東亞出版人會議」中獲選為「東亞一百冊」經典書目之一。這一百部經典將會在中、台、港、日、韓五地出版導讀手冊,以及推出中文(含繁、簡體)、日文、韓文三種語言的翻譯本。代表臺灣與會的聯經出版社發行人林載爵先生特別提到,所有學者一致力薦周婉窈教授的《台灣歷史圖說》為臺灣本土歷史的代表性著作。
  本書初版於1997年10月發行,迄今已逾二十餘刷,印數近十萬,並且於2003年及2007年分別刊行韓文版及日文版。中文版主要特色有三:其一,從史前寫至1945年,選取主題,則要敘述,雖簡而不失其通貫性。其二,以臺灣島為歷史單位,人群方面則以原住民為敘述起始,且往後篇章中仍時見原住民蹤跡,脫離漢人開發史觀,為臺灣史的書寫開創新局面。其三,本書配有大量圖片和圖表,文字和圖像互相補充,彼此參照,大大增加說服力。 (本文改寫自中國時報2009年10月31日報導,以及本系學術通訊第二期)
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chinese.htm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書人物-天才的筆記本─達文西手稿

2009-11-01 新聞速報 【郭光宇】

  ▲▼亞特蘭提克手稿展場(上圖),手稿公開展出前存放在恆溫室中,只有少數專家能觀閱。 (美聯社資料照片)


 ▲▼亞特蘭提克手稿展場(上圖),手稿公開展出前存放在恆溫室中,只有少數專家能觀閱。(美聯社資料照片)


 ▲達文西亞特蘭提克手稿中的砲台繪稿。(美聯社資料照片)

 過去只有少數專家得以一覽全貌的《亞特蘭提克手稿》,目前在米蘭展出,是達文西手稿中最壯觀的一批。公開展出的一千餘頁手稿內容,包括飛行機械、攻城武器、食譜、樂器、學徒的塗鴉等,涵括了達文西的各種發明。

 在文藝復興的天才之中,沒有人能媲美達文西(1452-1519),過了5個世紀依然動見觀瞻。他的畫作不但成為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就連畫布上的一枚指紋,也能讓小幅側面像《美麗公主》的畫價狂飆8000倍,攀至1億5000萬美金以上的新高。雖然他曾自稱是一介「無文之人」(omo sanza lettere),不過他隨手記下的心得,卻讓他成為有史以來留下最多文字的畫家。

 達文西手稿的最大特色,便是他那一手「鏡像書法」:字母左右相反,從右邊寫到左邊。目前正在米蘭展出的《亞特蘭提克手稿》(Codex Atlanticus),正是達文西手稿中最壯觀的一批。

 這批手稿的年代橫跨40年(1478-1519),共1119頁,內容五花八門,包括了飛行機械、攻城武器、解剖、食譜、樂器、學徒的塗鴉等。手稿由雕塑家雷歐尼(Pompeo Leoni)於1589年集結而成,因為開幅(64.5x43.5公分)與當時的地圖(atlas)相仿,所以被命名為「亞特蘭提克」。這批手稿在1636年被米蘭的安博洛西亞圖書館(Biblioteca Ambrosiana)納入館藏,拿破崙大軍將大批達文西手稿挾至巴黎,最後只有《亞特蘭提克》完璧歸趙,回到安博洛西亞圖書館。由於紙張年久脆弱,先前只有少數專家得以一覽全貌。

 不過從現在起到2015年為止,《亞特蘭提克》將依主題輪番展示於世人眼前。為了吸引遊客並分散客流,主辦單位將手稿分兩處同時展出:除了安博洛西亞圖書館之外,另一處則是壁畫《最後的晚餐》所在地感恩聖母院。首檔展覽以「要塞、稜堡、大砲」為題,展期3個月,至今年12月為止。展覽的幕後功臣也包括了一群本篤會的修女,她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細心溶化粘合手稿的脊蠟,讓手稿還原成最初的單張模樣。據說達文西會在腰帶上夾帶便箋,隨手記下靈感。第2檔展覽將以「圖書館、達文西的時代及其友人」為題。

 除了《亞特蘭提克》之外,達文西還有《特里伍爾齊亞手稿》(Codex Trivulzianus)和《萊斯特手稿》(Codex Leicester)傳世,以及其他散存於杜林、巴黎、倫敦、馬德里各地的手稿。《特里伍爾齊亞手稿》早先亦為安博洛西亞圖書館所有,現藏於米蘭斯福爾查堡(Castello Sforzesco)中的特里伍爾齊亞圖書館。這份小開本的手稿(19.5x13.5公分)共有55張流傳至今,大致寫於1487至1490年間。稿中記了將近9000個單字,展現達文西磨練語言、掌握新術語的努力。此外也保存了若干軍事和宗教建築的設計圖,包括他為米蘭大教堂的穹頂塔樓(tiburio)所設計的一系列草稿。達文西曾參加塔樓競圖,不過後來退出。

 《萊斯特手稿》由首位萊斯特伯爵湯瑪斯.寇克於1717年購得,從而得名。手稿本體由18張大紙對折成72頁,每頁長29.5、寬21.8公分。這批筆記是達文西60多歲時所寫的,堪稱他科學知識的大成之作。根據達文西自己的說法,這份手稿的中心主題是「大地之體」,內容包括山岳的形成、水的運動,和月球的光源。1994年,比爾.蓋茲砸下3080萬美金購得《萊斯特手稿》,也將它拱上史上最昂貴書冊的寶座。

湄洲媽祖金身首次巡安興化 千年來頭一遭 800多位台灣信眾參加

2009-11-03 旺報 【記者徐尚禮/綜合報導】
 大陸媽祖也學台灣開始進行繞境巡安了。福建湄洲媽祖金身2日開始四天三夜繞境巡安興化(福建莆田別稱)活動,這是媽祖故鄉莆田千年來第一回。也是大陸將媽祖信仰成功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媽祖故鄉積極推動「媽祖巡天下」系列活動。

 繞境活動中,有來自台灣鹿港天后宮在內的50多家媽祖宮廟負責人,共800多名台灣媽祖信眾參與,這次繞境沿途至少有數十萬大陸信眾參與。

 台灣鹿港天后宮主委張偉東率領350名護駕團護駕該宮媽祖神像,隨駕參加巡安踩街活動,成為兩岸媽祖信眾密切交流的生動場景。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林金榜說,對海內外宮廟提出的媽祖金身巡安邀請,祖廟持歡迎態度。時機成熟時,媽祖金身將巡遊莆田之外的海內外其他地方。

 兩岸攜手 提升祖廟文化

 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朱清曾數次赴台參加媽祖交流活動,他說,每年台中大甲鎮瀾宮都會舉行長達八天七夜的繞境祈福活動,場面壯觀,值得借鑒。兩岸攜手可以促進祖廟文化的進一步提升,有利於發揮媽祖祖廟的影響力,讓媽祖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2日清晨,媽祖金身巡安興化起駕儀式在湄洲媽祖祖廟舉行。來自紐西蘭、澳洲、日本、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台、港、澳的媽祖文化機構負責人,以及大陸20多個省市媽祖文化機構、信眾代表和當地群眾數萬人參加。

 古制出巡 沿途活動豐富

 此次巡安活動以「同謁媽祖、共享平安、促進和諧」主題,按照媽祖金身出巡古制,隆重舉行有關儀式,全程289公里,出巡隊伍多達668人,沿途各宮廟舉辦豐富活動迎駕慶祝,參與活動者達幾十萬人。

 此次巡安活動是繼「天下媽祖回娘家」大型系列文化活動之後,又一次影響廣泛的世界性媽祖文化交流活動,揭開了「媽祖巡天下」系列活動的序幕。自1997年以來,湄洲媽祖金身相繼出巡台灣、金門、澳門,今年媽祖信俗申遺成功使得「媽祖巡天下」更受關注。

 申遺成功 繞境更受關注

 大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教授表示,媽祖信俗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標誌著媽祖文化正式成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大陸文化部副部長、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趙少華說,文化部將繼續支持媽祖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積極推動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提升媽祖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台美將放映追思一代大師張隆延紀錄片

20091103 05:02:07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1日專電)台灣旅美國寶級書法大師張隆延的「書道美」遺墨展剛落幕,一部由故舊門生拍攝的紀錄片,計劃在台北與紐約現代美術館放映,表達對這位一代大師的無限追憶。

張隆延曾任國立藝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校長、教育部國際文教處處長、中華民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常任副代表。1972年起定居紐約,相繼在哈佛、耶魯、紐約聖若望大學等教授中華文化及書法之美,一生桃李滿天下。

紐約文化沙龍10月下旬在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辦「書道美」遺墨展,回顧與紀念張隆延精彩一生。同時一部由台北信誼基金會贊助,委由導演柯青每執導的「鑿混沌」紀錄片,也獲得不少回響。

2小時15分鐘的「鑿混沌」紀錄片,貫穿南京、台北、巴黎、紐約等時空環境,紀錄張大師豐實人生之旅,在紐約首映後,計劃稍後在台北公開播映,明年將申請到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放映。

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長高振群、文建會紐約台北文化中心主任徐水仙,推崇張隆延一生對國家的貢獻,以及在書法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又是國學大師、詩人、書道宗師,更是卓越的教育家與文化大使。

這次「書道美」展覽,展出張隆延遺墨40餘幅,另有書信、照片、詩詞及遺物,呈現他在書法領域的傑出藝術表現,意境高深,美感無限。

張隆延是法國國立南錫大學法學博士,精通中、英、法、德四國語言。1962年,被瑞士國際藝文學會選為終身會員(F.I.A.L.)。

張隆延的書法造詣深遠,隸書莊嚴宏深,厚重沈實,楷書端雅秀勁;一生論文、著作甚豐,又懂詩詞。

1931年,23歲的張隆延所著論文「殷史蠡測」在中國大陸金陵大學學報發表;1991年與紐約州立大學教授合著英文版鉅著「中華書道四千年」,由芝加哥大學出版;1990年,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曾舉辦90回顧展,墨寶、論述彙集成冊。

張隆延的美國弟子Matthew Flannary,英譯張隆延七絕四首,收入ORBIS雜誌社今年出版的「現代重要詩人100」一書中。

張隆延今年5月1日仙逝紐約,享壽101歲。981101

柏林圍牆倒塌20年 東歐人有肯定有抱怨

20091103 09:39:33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2日專電)今年11月9日是柏林圍牆倒塌20年紀念日。皮尤研究中心今天公佈的民調顯示,東西德人民對德國統一多表肯定,但德東人民抱怨,生活水準仍落後德西。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抽樣訪問美國和13個歐洲國家的1萬5000人。這13個歐洲國家是英國、保加利亞、捷克、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立陶宛、波蘭、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和烏克蘭。

這項民調的主要發現包括:

絕大多數民眾都支持前鐵幕國家共產主義垮台,但比起1991年的類似民調,支持熱度已有降低。

例如在受訪的9個東歐國家中,有6國人民支持多黨政治的熱度降低;有8國支持自由經濟的熱度降低。

在德東有63%的人說,生活在統一後獲得改善;但許多前東德人民認為,他們當時受到西德的壓制,統一發生得太快,且認為他們現在仍落後於德西。

雖然生活獲得改善,但許多東歐人民認為,他們現在經濟上比在共產主義統治時期還差。

大部份東歐人認為,共產主義垮台受益最多的是商人和政客。例如高達97%的斯洛伐克人認為,共產主義垮台政客受益最多,只有21%認為一般老百姓受益最多。

俄羅斯的大部份鄰國都擔心俄羅斯的民族主義抬頭。俄羅斯本身有58%的人認為,蘇聯消失是不幸的事。

種族和民族敵視仍繼續在東歐國家存在,但比1991年的民調已有降低。981102

集金銀硨磲眾寶 成造文殊皇帝尊崇

談清乾隆二十七年〈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
轉寄好友 友善列印
黃春和,北京首都博物館研究員



清乾隆〈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 佛龕 H:13cm 白度母像 H:7.6cm(北京保利)
清代把崇重藏傳佛教作為安撫北方蒙古民族的重要國策,乾隆帝禮敬三世章嘉國師、六世班禪,在皇宮和皇家苑囿興建雨花閣等多座佛堂,在北京和承德等地大興寺廟,為藏傳佛教所作功德無計。乾隆皇帝對藏傳佛教的崇重,不僅旨在加強民族團結、穩定邊疆社會,而且還有其篤信、實修和祈福的個人需求。清乾隆〈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就是重要物證,其精細的工藝、獨特的選材、寓意深刻的題材,充分體現清代皇家藝術鮮明特點和乾隆皇帝崇佛祈福的真實人生。「嘎烏」是藏語音譯,即奉置護身佛的盒子。藏民出外多佩戴嘎烏,一方面用以護身,保佑平安,另一方面也有裝飾的作用。在古代社會佩戴嘎烏是蒙藏民族重要的信仰習俗,其來源應當與其遊牧生活密切相關。
這件嘎烏以純銀製成,形同小佛龕,龕身呈半圓形,頂出尖拱。正面安置嵌入式龕門,龕門中央安裝透明玻璃,邊緣雕刻火焰紋,下方雕刻一排規整的蓮花瓣,透過玻璃門,可以隨時觀想到龕內供奉的佛像。龕身兩側面高浮雕佛教八寶圖案。八寶又稱「八吉祥」、「八瑞相」,是藏傳佛教中常見的裝飾紋飾,具有吉祥、圓滿、幸福等豐富象徵意義。佛龕背面自右至左依次陰刻漢、滿、蒙、藏四體文字銘文,銘文內容完全一樣,漢文內容為:「乾隆二十七年八月初四日欽命阿旺班珠爾胡土克圖認看供奉硨磲成造白救度佛母。」打開龕門,其內供奉與龕背銘文吻合,為硨磲雕成白救度佛母像一尊,龕內有金線織內襯、護套及小黃檀木托板,皆保持原狀。佛龕下部有束腰式台座,台座邊緣亦以纏枝蓮進行裝飾,束腰上飾寶珠紋。台座下有裝藏,封底板中央刻劃十字金剛杵。嘎烏的整體形式與蒙藏地區所見大體一致,但造型之規範、作工之精細、裝飾之繁縟、品相之完好,是一般嘎烏無法企及的。



〈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尊像。(北京保利)
在這件嘎烏背面,自右至左刻有漢、滿、蒙、藏四體文字銘文,雖然銘文只有35字,但內容十分豐富,包括供奉主尊白救度佛母像、白救度佛母像雕造材質、「認看者」阿旺班珠爾胡土克圖和「認看」時間乾隆二十七年八月初四日。其中,「認看」和認看者「阿旺班珠爾胡土克圖」兩處內容值得我們特別注意,因為它們關涉到這件嘎烏及嘎烏內供奉的白度母像的雕造時間、嘎烏及白度母像的供奉級別與地位。
首先關於「認看」一詞,它是清代宮廷延請大活佛給佛像、唐卡確定名稱、年代、材質和產地的專用名詞。但是對於不同的認看物件,認看的意義和功用並不完全相同。如清代乾隆初期,乾隆皇帝授命三世章嘉國師、赤欽和阿旺班珠爾等多位駐京高級喇嘛,對清宮所藏大量佛像進行定名,今天在北京故宮收藏佛像中,有不少佛像上面拴有大活佛「認看」的白綾簽,上面用漢、滿、蒙、藏四體文字書寫認看內容,就是當時整理認看的結果。很顯然,這種性質的「認看」就具有鑑定的功用,包括鑑定佛像的神格、年代、材質和來歷等內容。再如清宮供奉的唐卡、佛像和法器中,有許多作品就是繪塑於乾隆時期,其時代和神格顯而易見,根本無需鑑別,而這些作品上也都出現「認看」的內容。顯然這種「認看」重點不在鑑別,而在於標示作品已經過大活佛加持和開光,「認看」真正用意即為加持和開光。這件嘎烏背面的「認看」意義正屬於後者,具有加持和開光的作用,因為其「認看」內容─佛像的神格和材質是顯而易見的,無需進行認真仔細的甄別。

「阿旺班珠爾胡土克圖」是銘文中另一處重要內容。「阿旺班珠爾」是藏語音譯人名;「胡土克圖」是蒙古語譯音,漢譯為「有壽者」,是清王朝授予藏族及蒙古族大活佛的稱號,也稱「呼圖克圖」。阿旺班珠爾胡土克圖是清代著名活佛,其傳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但是以乾隆時期的轉世最有影響,他的事蹟屢見於當時各種史料和檔案中。他曾參與了《滿文大藏經》的編譯工作;主持參與眾多佛事活動,地位顯赫,是深得乾隆皇帝寵重的一位駐京大喇嘛。有阿旺班珠爾胡土克圖這樣身分極高的大喇嘛認看供養,足見這件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的級別與價值非同一般。

銀嘎烏內所奉主尊為硨磲雕刻的白救度佛母像。白救度佛母簡稱白度母,是藏傳佛教崇奉的二十一度母之一,因其身色潔白而得名,其殊勝功德就是能夠賜予眾生長壽,是「長壽三尊」之一,在藏傳佛教寺廟中供奉十分普遍。這尊白度母像形象特徵與常見無二,她跏趺端坐,頭戴花冠,頭頂束高髮髻,面形圓潤,五官刻畫生動逼真。上身不著衣,佩項圈、帔帛、手鐲和臂釧等裝飾,胸部雙乳高高隆起,下身著長裙,衣紋密集,具有較強寫實感。左手當胸結說法印,右手仰置右膝結施與印。全身共有7隻眼,分別是雙手、雙足各一眼,面部三眼,所以俗稱「七眼女」。這些眼象徵她能觀照一切眾生苦難,是觀音菩薩慈悲本懷的重要體現。但其選材及工藝非常特殊。白度母像的上身直到下腰部位用硨磲精雕而成;下身雙腿跏趺部位和其下束腰式蓮花座以純金整體鑄造;蓮花座下亦有裝藏,裝藏完好如初,封底板上刻有精美的十字金剛杵;雙腳亦為硨磲雕製;頭部花冠、耳花及周身的項圈、帔帛、手鐲、臂釧等裝飾皆以純金用錘揲技術打製而成;花冠及耳花、項圈上鑲嵌有綠松石。全身選材之講究、工藝之精細、繁複令人歎為觀止,顯示皇家造像不惜工本的實力,同時亦有其深刻的宗教寓意。全像共選用了金、硨磲和綠松石3種材料製作而成,體現出皇家造像品質之高貴。



〈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龕背銘文。(北京保利)
此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是稀有的清宮造像珍品。其形式獨特、造型完美、做工精細、用料講究,認看者之崇高地位,體現皇家崇佛的規格和等級。如此完美高貴的造像,除乾隆皇帝很難想像有人堪受此物,應是皇帝隨身供奉的佛像,以祈求延年益壽、聖壽萬年。1978年北京白塔寺白塔塔剎內發現了一件銅鍍金小嘎烏,內奉一尊高4.2厘米的赤金長壽佛像,嘎烏內外滿刻一部藏文《尊勝咒》,是乾隆十八年(1753)宮廷製作、敕令供於白塔塔剎內的重要藏品之一。此件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在形式、風格和工藝上與白塔寺發現的嘎烏及佛像極其相似,足可與之媲美。
近年來,清宮佛教藝術品頻頻現身市場,但如此形式的造像從未在國內市場出現。今秋北京保利首次推出這件銀嘎烏奉硨磲白度母像,對於廣大佛像收藏愛好者而言,可謂一時千載、千載一時之良機,一定會引起大家的關註和興趣。故筆者不揣庸陋,略述管見,以為隨喜功德!並預祝拍賣圓滿成功!

發表日期:2009/11/3
古美術 / 205期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如何接近米勒

◎林青蘭.陳瑞琴 / 森小老師



「如果,我們對米勒的畫不那麼熟悉,那麼,教學要怎麼進行呢?」校務會議裡討論戶外教學—看米勒展,老師們第一個提出來的問題是這個。

的確,這好像是教學上的必要條件,教學者對於教材要能完整、充份地掌握。但是,負責這次教學的三位老師不是很豐富地準備了各種資料了嗎?也很用心地列了三份提問單、也準備素描本,要讓孩子們臨摹了?為什麼其他老師還是覺得不踏實?

也許是,沒有被咀嚼、思考過,再好的資料也就「只是一份好資料」;所以,如果,我們不曾對米勒展有過「教學上如何教?」的思考,那麼,我們和米勒展的距離確實很遙遠。

森小的教學很倚賴教師群彼此的互動,有了疑問,就試著討論看看,當下決定:一起讀一遍手上的資料,一起再設想如何進行現場的教學。

讀了資料,很快地,有些問題也被提出來了。例如,有老師追問「寫實主義畫派」興起的年代,以對比米勒的年代;也有老師問照相機在哪一年出現?這關係到如果機器的攝影已經「夠寫實了」,持畫筆的人的「寫實」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還有,為什麼米勒要以農夫為繪畫主題,這有什麼特殊性?米勒畫作的構圖,有什麼特別嗎?米勒生活的年代裡的人們欣賞巴比松畫派的作品嗎?…

誰來回答這些問題?就由教師群試著談出那個歷史背景或可能的詮釋,這些問與答,就在已有的資料基礎上,再建立這次戶外教學的基本內容。

教師群一起琢磨手上的這些資料,以及將要和孩子討論的問題,這解決了一開始的那個「不熟悉怎麼教?」的提問;但,還有另一個問題冒出來了「是不是要針對幾幅畫有定點導覽呢?」

導覽,一直是我們會最先捨去的,主要的考量是導覽員也許有解說作品的專業,卻少有和孩子互動的專業;另外,以導覽員為首的看展步調,孩子經常會配合不來;還有,導覽的一對多的陳述方式,也並不那麼切合孩子的需求。

不過,老師的提問是指由我們自己的老師針對幾幅畫進行解說,討論中,談到文學評論裡有一個「作者已死」的說法,是羅蘭巴特提出來的觀點「文本誕生,作者已死!」,說的是,當作品被發表了、被呈現了,每一個讀者都會因他的文化背景及思考,創造出讀者自己的意義。

換個方式說,是指,在原作者身上才具有的「單一或唯一的意義(一義性)」可能消失了,而讀者閱讀到的意義,會一直變動、不穩定,也容許質疑;因此,解讀作品不在於去尋找作品的終極意義,而在於閱讀的創造性,在於讀者的詮釋。

這也許就是眼前老師們遇到的困難,做為讀者的老師們,還掌握不到對米勒這個人和作品的詮譯觀點;而這,也直接涉及我們的教學成效。如果老師們的感受及想法還是只能遷就於資料(已知的文字敘述),那麼,如何能協助即將成為米勒及巴比松畫派的讀者孩子們,對展覽的畫作有所感受、有自己的觀點?

這是森小教學最在意的主軸:孩子們可以透過老師提供的教學,找到自己的主體性。所以,教學上的安排,既要讓孩子接近米勒;又要孩子能和米勒保持距離。

經過這些討論,我們就找到了教學法了:在展覽現場分小組進行,老師要和孩子們極盡可能地進行對話。

不過,問題還沒有結束,下一個問題是:會不會因為觀展的人太多了,讓孩子因為煩躁而匆匆走過?

很快地,我們也端出了應對的方法:就留一位老師在展場外,協助那些待不住的孩子,再回到展場,做法是,請這位老師給孩子們有意思的挑戰題。例如︰

1 這是米勒故鄉的教堂,標題〈格賀維勒的教堂〉,米勒透過畫面中的什麼安排,讓教堂看起來是雄偉高聳的,以表達教堂在他心中的地位?

2 從這幅畫的哪裡可以看出:米勒描繪人物內在非常在行、對於事物的描繪也同樣具有寫實細膩的技巧?

經過校務會議的以上討論,就可以進行「看米勒展」的教學了,這包括:在美術課裡上行前課、展場的看畫及討論,以及展場外植物園的畫畫。

還有,很重要的,在進入展場前請小組老師和孩子們討論以下看展的方法:



1 先觀察看畫的人。他們怎麼看畫?他們講話的聲音是大聲?還是小聲?哪些人的看畫方式是你欣賞的?

2 如果想要在展場講話,要怎麼說會比較好?或可以用什麼手勢?

3 畫展服務人員常常對小孩的態度不好,他們在擔心什麼?

4 看畫需要保持距離,畫作有防護與警鈴,手不能碰畫,也不要推擠。

5 展場內不能拍照。不能跑步。

6 展場內不能喝水,如果需要在外面喝。

7 怎麼樣讓自己在看畫展中有收穫?



那麼,看展時孩子的反應如何呢?



我們的提問之一是:有人說〈晚禱 〉是一幅有音樂的畫,猜想畫裡為什麼有音樂?你聽到了什麼?

許多孩子都能很快地發現,畫裡的鐘聲。問他們:從哪裡來的鐘聲?「教堂啊!」甚至有孩子說,「嗯!聽得到禱告聲。」但,也有孩子到處尋找哪裡有音樂?旁邊的孩子提示,「要運用你的想像力才會聽到,要專心地看」,不一會兒,找不到音樂的孩子說「我聽到了!」問他聽到了什麼?他說:「噹—噹—噹—」

孩子的直覺是敏銳的,如〈簸穀的人〉,老師們為了備課,先去看展,要透過導覽耳機才發現作者的畫裡有特別的「打光」,但到了現場,不需要任何導覽,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幅畫裡最亮的地方在哪裡?」,孩子的回應是:「穀啊!這麼簡單!」



看了畫展,有沒有什麼想法或感覺?



有孩子說,覺得米勒都是畫窮人、比較衰的人,因為他自己本身也窮,又是窮人的鄰居,所以,很知道他們的感受,畫出來就很真實。還有孩子說,通常悲情的畫,都會用深藍或黑色當背景,但是米勒卻不是這樣,他的畫比較明亮,給人有希望的感覺。也有孩子說,現場看《晚禱》畫中的人,五官比看投影片時更清楚,動作和姿勢比較明顯。

我們也讓孩子們在現場臨摹,孩子但覺得在現場畫很好玩,是有趣的,孩子說:「動筆去畫會讓人很有感覺。」

有孩子覺得米勒的畫不容易畫,他發現自己「畫畫時筆觸比較方方正正的,但米勒的線條比較柔和,也比較模糊,所以,不容易臨摹」。這個孩子在現場專心地看,走出展場後,憑記憶,把印象裡的〈晚禱〉、〈拾穗〉用自己的方法畫了下來。巧的是,米勒作畫的方式,也是如此,米勒以大量記憶的方式記錄他所看到的,回到畫室時,再把它畫下來。

看完畫,帶孩子到植物園素描寫生,一開始老師們有些擔心不會有太多孩子想畫,不過,卻恰恰相反,許多孩子二話不說就拿起小冊子,甚至有孩子拿出自己準備好的畫冊或素描簿,專注又認真地尋找身旁想要入畫的景物,一筆一筆地描繪。從孩子們的表情裡,我們看得見他們的心情是愉快而飽足的。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29期

台中市青少年戲劇工作坊歲末呈演

分類:活動2009/10/16 11:21


台中市政府委託群園基金會辦理「臺中市青少年戲劇工作坊」提供在地青少年朋友認識戲劇藝術、揮灑創意、發展潛的舞台,藉由引導青少年以自己的生活故事,成為創作的素材。自7月起進行的課程中青少年學習了人際互動、社會技巧的發展、個人情感面抒發、壓力的釋放,轉而衍生出每位青少年精采的生命故事。

「台中市青少年戲劇工作坊」訂於11月7日(六)裕元花園酒店B1國際會議廳進行兩場次的『我們。青春』呈演,邀請台中市民一同見證這些青少年從戲劇中獲得的寶貴經驗,也藉由「我們。青春」呈現青少年的問題。



門票現正開放免費索取,索票及洽詢專線:04-2229-5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