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電視小學堂》篤姬經濟學

中國時報 05/人間新舞台 2009/09/06

【賴建誠】   幕府把「大政奉還」天皇後,日本進入明治維新的新境界。接下來,1894年甲午戰爭打敗中國,1931年占領東北,1937年入侵華北,打遍東南亞。日本帝國主義在這50年間的急速發展,開國與貿易政策是重要的關鍵。2008年的歷史連續劇《篤姬》,又賺走台灣不少外匯。歷史真的沒有用嗎?   日本的NHK電視台在2008年初,推出轟動的連續劇《篤姬》,製作費據說超過30億日元。這50集的收視率,最低的是第1集〈天命之子〉(20.3%),最高的是第48集〈無血開城〉(29.2%)。2009年在台灣開播後也引起一陣熱潮,播完一輪後立刻重播,我每星期有五天守著電視不敢遺漏。這部歷史劇拍得實在好,演員陣容龐大堅強,聽說酬勞並不高,主要的資金投在服裝(真是漂亮高貴的和服)、建築、器物這類的歷史考證上。   從中日文的維基百科內,可以看到詳細的演員名單與角色說明,也能看到例如「花道指導」、「扇子製作指導」、「香道指導」、「薩摩語指導」,這類的專業技術人員。老牌演員如松(土反)慶子(飾女侍從幾島)、高橋英樹(飾薩摩藩主),年輕新秀如宮崎葵(飾篤姬)的表現,也都可圈可點。我覺得NHK的《篤姬》,和英國BBC播映的《都鐸王朝》(The Tudors,3季共28集)一樣精采。   ●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日本天皇是虛位元首,政權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天皇和幕府都主張鎖國攘夷,但在九州鹿兒島的薩摩藩,以及在江戶地區的長州藩,這幾個「外樣大名」主張開國通商。他們希望改革或甚至推翻幕府,主張「大政奉還」,由天皇主政。薩摩藩的第1 1代藩主島津齊彬(1851-58在任),把養女篤姬嫁給德川家族的第1 3代將軍家定(1853-8在任)。家定逝後,由家茂繼任第14代將軍( 1858-66在任)。   篤姬於1856年11月成為第13代將軍的正室(御台所)後,就擔任大奧(內宮)的主導者。家定的生母(天壽院)在媳婦進門後,就退居側院。1861年12月,仁孝天皇的第8皇女和宮(靜寬院),下嫁第14 代將軍德川家茂。篤姬(天璋院)在媳婦進門後,並未和她婆婆天壽院一樣退居側院,仍然主導大奧,直到1868年3月「無血開城」離開江戶城為止。   前面說過,王室和幕府主張鎖國攘夷,但有實力的外樣大名(如薩摩藩),卻主張開國貿易。如果時光能倒流,雙方能請教經濟學者,客觀分析鎖國或開國的利弊得失,說不定可以避免「安政大獄」(1 858)和「櫻田門外之變」(1860)這類的黨爭株連殺戮慘事。   日本的鎖國政策始於1639年,禁止與外國有任何接觸。唯一的例外,是在長崎港維持和荷蘭、中國之間的小額貿易。但愈來愈緊縮,到 18世紀末時幾乎已無重要性。在鎖國的末期(1850年代),日本平均每個國民的進口額約0.6美分。相對地,1840年鴉片戰爭被迫開港通商時,平均每個中國國民的進口額約有9美分,是日本15倍。鎖國時期的日本,透過琉球也有一些小額貿易;琉球雖然臣屬中國,但真正控制琉球的,是鹿兒島的薩摩藩。   ●   讓日本有開國之議的是美國准將培里(Commodore Matthew Perry ,1794-1858),1853年率船隊抵達江戶附近的港口。1854年貝里再度來訪,帶來2倍規模的船隊,積極要求開港通商。開國派與攘夷派的意見相持不下,經過激烈討論才在1859年7月簽約,指定3個港口(後來增為5個)通商貿易,收取低額的進出口關稅。1860年開放貿易後,日本的進出口額在25年內急劇增加:若以25年的趨勢圖來看,進出口線條大約成40度角的走向。1873年時,日本平均國民的進口額7 9美分,約是同時期中國的3倍。   用現代的經濟語言來說,日本在開國時期的貿易約有4項特色。( 1)在1860年剛開國時,以當時出口品的價格來看,國內各行各業的競爭已經相當激烈。(2)但在國際貿易上,日本是國際行情的接受者(price taker),而非國際行情的訂價者(price maker)。(3 )政府對出口貿易並不獎勵也無補助,反而課出口稅。(4)開國後的20-30年間,並未因貿易而改變日本的產業結構。   1868-75年間的進出口結構,以農產品和簡易的工業製品(小農作物、絲)輸出為主。型態上是以「比較利益」作為貿易的基礎:工資低、成本低、售價低。這是典型開發中國家的早期貿易型態,台灣在 1950-70年代也走過類似的路。進口品中有三分之一是農產品(米、糖),三分之二是英國的棉花與羊毛產品,以及軍火武器和機械製品。   開國貿易20年後(1880),日本才開始用西方的技術生產,進入早期工業化的階段。為什麼在1860-80年間,日本不積極運用關稅來保護本國產業,生產原本需要進口的產品呢(經濟學者稱這種方法為「進口替代」)?主要的因素是地狹人稠,耕地不足加上氣候條件的限制。例如占進口大宗的蔗糖(9.9%),就很難在國內耕作。另一項大宗進口品是羊毛(19.2%),當時日本沒有可以生產羊毛的羊隻,只好完全仰靠進口。在勞動力供給豐富(甚至過剩)的情況下,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模式為主,只有棉紗與紡織業採用西方的機器生產。   ●   如果日本在貝里初次帶船抵達日本時(1852-3),就積極開放國際貿易,而不是拖到1860年才勉強開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大概會增加多少?貿易的利得可能會讓GDP提高8%到9%,這是相當高的數字。如果用「黃金兩」(日本幣)來表示,1868年時貿易所產生的利得,全國平均每人約有0.05兩。翌年增為0.13兩,1870年時大增為0.3 兩,1873年0.34兩,1875年0.32兩。這些都是很顯著的所得增加,因為1840年平均每人的所得約只有2.3兩,1870年時快速增至4.76兩,國際貿易必然是重要的因素。   現代的經濟學常說「貿易是成長的引擎」,鼓吹透過貿易互通有無,讓各國的「天賦資源」和「比較優勢」,透過貿易讓各國快速成長。閉關自守的結果,會造成內部過度競爭,稀少性資源價格過高,技術進步趨緩。薩摩藩很早就和琉球有貿易往來,知道西洋的科技與軍事優勢,所以強烈主張開國通商。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島津齊彬處心積慮,把篤姬嫁入主張鎖國攘夷的德川幕府,自己成為第13代將軍德川家定的岳父。可惜幕府和天皇的立場一致,都反對開國通商。篤姬並沒有完成齊彬託付的任務,心急的薩摩藩就和實力強大的長州藩聯手,出兵攻打江戶的德川幕府。   幕府把「大政奉還」天皇後(1867年11月),日本進入明治維新( 1868年10月)的新境界。接下來,1894年甲午戰爭打敗中國,1931年占領東北,1937年入侵華北,打遍東南亞。日本帝國主義在這50年間的急速發展,開國與貿易政策是重要的關鍵。2008年的歷史連續劇《篤姬》,又賺走台灣不少外匯。歷史真的沒有用嗎?

學者:美洲原住民 中國殷商後裔

中國時報 A19/大陸新聞 2009/09/04

【黃淑嫆/綜合報導】   「殷人東渡美洲論」是考古學、人類學界爭論不休議題之一,此觀點認為美洲印地安人就是大陸殷商子民的後裔。近日,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高凱再指出,根據最新研究,西元前一○四六年商紂滅亡後,已掌握航海技術的殷商子民利用強勁北太平洋環流,輾轉到北美洲大陸建立聚居地,成為印地安人祖先。   高凱是在出席河南鶴壁淇縣舉辦的「中國先秦史學會鬼谷子研究分會」作以上表示。他強調,從人種學上來看,印第安人是黃皮膚黑頭髮,是亞洲人種。而美國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教授華萊士過去的研究曾顯示,印第安人的部分DNA與亞洲和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上的土著人的DNA是相同的。   詩經記載 殷商與海外已有往來   另外,殷商被周所滅後,殷商子民被當做奴隸對待,這就提供了他們向外出逃的動機。   此外,殷商時期的航運技術有相當的提升,在商代一位王妃「婦好」的墓裡就發現了七千多枚貝殼。而《詩經》的《商頌》中也記載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的文句,按照郭沫若的解釋,相土為商代第十一代王,開拓疆土到了渤海,說明當時殷商和海外已有往來。   而殷商亡國之民又是循何途徑東渡至美洲呢?高凱表示,自太平洋北赤道附近產生的「黑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殷商人民的船隻沿此洋流到達北緯卅五度至四十二度之間時,進入西風帶,即便不撐帆,也能順勢快速航行至北美大陸的西海岸。   北美太平洋岸石錨 和商周相似   高凱認為,北太平洋環流規模巨大,平均寬度一百五十公里,海水流速在每小時三至十公里之間,這對於順流航行的船舶十分有利。而這股暖流比流過的其他流域的水溫高約六至七度,冷暖流交匯所帶來的豐富漁業資源,為遠航提供了食物保障。   「如果殷商人東渡北美的學說成立,兩地出土文物和人種的相似等問題就容易解釋了。」,高凱說。   在過去考古研究中發現,北美沿太平洋岸發現的石錨和商周時期的沿海石錨極為相似,而出土的馬雅祭壇和玉器也和中國殷商時期的玉器相類似。   大陸學者王大有、宋寶中、王雙等人曾考證認為,墨西哥中南部的奧爾梅克文化遺址「拉文塔」祭祀中心所挖掘出的六塊玉圭中的銘文與甲骨文相似,並提出了印第安人、馬雅人和拉文塔人等美洲土著,實為三千多年前越海東渡的殷商後裔。

國際專欄-希土爭端 北約絆腳石?

2009-09-11
中國時報
【林少凡】

 今年八月上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新任秘書長Anders Fogh Rasmussen於兩周前連續訪問希臘及土耳其,其目的有二:由於北約會員國之間存在已久的爭端,導致北約在阿富汗及非洲的維和行動處處受阻,新任秘書長希望藉與希、土兩國領導人商討此一問題,使北約及歐盟得以進一步建立合作機制。其次,與阿拉伯世界及中亞建立良好關係是北約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土耳其在政治上與阿富汗及巴基斯坦關係緊密,在此一目標中扮演關鍵角色;此次秘書長出訪,亦有意促進北約與土耳其的關係(見圖,美聯社)。
 今年八月上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新任秘書長Anders Fogh Rasmussen於兩周前連續訪問希臘及土耳其,其目的有二:由於北約會員國之間存在已久的爭端,導致北約在阿富汗及非洲的維和行動處處受阻,新任秘書長希望藉與希、土兩國領導人商討此一問題,使北約及歐盟得以進一步建立合作機制。其次,與阿拉伯世界及中亞建立良好關係是北約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土耳其在政治上與阿富汗及巴基斯坦關係緊密,在此一目標中扮演關鍵角色;此次秘書長出訪,亦有意促進北約與土耳其的關係。
 希臘及土耳其的爭端由來以久,至今皆懸而未定,如塞浦勒斯爭議及愛琴海領海領空及島嶼等問題。對北約而言,希臘與土耳其之間的爭端不單單只是二國之間的議題,對北約與歐盟的合作亦有重大影響。舉例而言,在阿富汗行動中,兩組織皆在希、土兩國進行阿富汗警察及軍隊的訓練工作,但由於北約遲無法與歐盟建立安全合作協定,導致兩組織在阿富汗及科索沃行動中,未能積極有效展開協調合作;北約及歐盟在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非洲東北角)附近海域進行打擊海盜之任務,同樣受制於兩組織缺乏合作機制,造成雙方無法互相合作、支援。而在此之中,希臘與土耳其的雙邊爭端正是北約與歐盟遲遲無法建立安全合作協定的關鍵阻礙因素。換言之,兩國間政治爭端成為兩國際組織在安全合作上遲滯不前的主要原因。
 由於希臘與土耳其間諸多爭議懸而未決,希臘做為歐盟及北約會員國,除杯葛土耳其加入歐盟外,在北約組織中兩國亦各懷鬼胎、互相角力。土耳其則是長久以來便反對北約與歐盟深化合作關係:由於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計畫常遭希臘從中阻撓,使得土耳其不願在阿富汗維和行動中做出更多的具體貢獻,如增兵(目前土耳其在阿富汗的兵力約一○○○人)或派出更多維和訓練任務(training mission)的訓練員(trainer)等;再者,二○○五年時任丹麥總理的Rasmussen在穆罕默德漫畫爭議中,本著言論自由支持該漫畫,掀起穆斯林世界反對躂伐聲浪,此舉導致土耳其當時極力反對Rasmussen競選北約秘書長一職;如今,土耳其對Rasmussen秘書長的不支持態度,亦成為土耳其不願與北約加強合作關係之主因之一。
 希、土兩國之間存在的爭議已久,兩國政府各持己見,歧見已深,要使二國在短期內交好實屬困難。北約深知此點,一方面將上述爭議定調為兩國之間的雙邊爭議,強調須由兩國領導人協調解決,北約不願介入過多;但另一方面又希望二國能儘速解決存在的各項爭端,為北約與歐盟合作尋求解套,避免造成兩組織在安全合作上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北約新任秘書長此行雖欲商討協調解決之道,卻也因深諳箇中滋味,顯得無能為力。此行僅能以「常識」(Common sense)為論點試圖說服二國政府,說明若因二國之間的爭端而造成兩組織(北約及歐盟)的合作受阻,直接受害的將是在第一線執行維和任務的部隊,此實不合常理。
 由北約新任秘書長此次安排出訪希臘及土耳其可窺知,如何避免會員國之間的雙邊爭端演變為北約行動的阻力,仍為北約現階段面臨的緊要難題。北約新任秘書長雖克盡職責,積極遊說雙方政府以「常識」來理性看待北約面臨的問題以及要求兩國善盡身為會員國對北約的責任,但實際上此行仍缺乏具體成果。
 北約秘書長在出訪過程對雙方官員曉以大義、說得口沫橫飛,而希臘及土耳其政府也是盡情地配合演出。但希臘及土耳其之間的爭端仍舊存在,而北約所面臨的問題也依然擺在眼前;一場北約新任秘書長出訪戲碼結束,人去樓空,惟這個的絆腳石仍舊阻礙著北約的未來。
 (作者現就讀美國印地安那普利斯大學雅典分校國際關係碩士班)

「恢復國史」 韓民間籲收回東北間島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9.09.11 06:21 am

大陸東北的「間島」,是韓國領土?這個月四日,是日本和清政府簽訂「圖門江中韓界務條款」(「間島條約」)一百周年的日子;韓國民間發起主張「間島條約」無效,並收回間島的活動。
韓國民間舉動,惹毛大陸民眾。「國際先驅導報」批評,部分韓國人對領土的癡心妄想,達到令人驚訝的地步;一些歷史劇中將韓國歷史描繪得極其偉大,稱韓國當年的領土,覆蓋整個東北亞。
條約滿百年 活動惹毛陸民
報導說,上月廿九日和本月五日,晚間黃金時段,韓國國家電視台KBS播放兩個小時的歷史特別節目「滿洲大探查」,主持人的第一句開場白就是:「對我們來說,滿洲已經是失去的國土了。但與失去的時間相比,我們與滿洲一起度過的時間卻更長。」
節目:滿洲歷史與韓有關
節目稱,韓民族的祖先大部分時間都在滿洲活動,金太祖阿骨打是女真族完顏部首領,是北韓望族權幸的後裔;清朝皇帝的姓是愛新覺羅,「愛新」的意思就是「金」,「覺羅」的意思就是「族」,合起來的意思就是金氏部族的意思。因此,結論是:古北韓、扶餘、高句麗、渤海、金王朝、清朝延續下來的滿洲歷史,與韓民族有著很深的關聯性。
報導:極端民族主義抬頭
報導說,KBS播放這樣的節目,顯然是迎合一部分極端勢力的要求,助長他們歪曲歷史的氣焰。今年是「間島協約」滿一百年,一些韓國人主張協約沒有法律效力,韓國政府需要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以備今後收回這些位於滿洲的廣袤土地。
報導指出,最近二十多年,韓國民族主義和文化優越主義情緒迅速增強,極端民族主義和極右勢力跟著抬頭,韓國興起「恢復國史」運動,實為恢復國土,「間島問題」自然是少不了的內容。這些人煞費苦心尋找證據,證明間島是韓國領土。
數十議員提案 媒體也幫忙
報導說,在「間島問題」上,有數十名國會議員向國會提交相關法案,韓國國家電視台和各大媒體則協助製造輿論,這些都與韓國國政府的背後支援有關。間島原名「墾島」,歷史上,滿洲國曾在這一地區設立間島省。
【2009/09/11 聯合報】@ http://udn.com/

王道還: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類在六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走上了一條極為獨特的路:不靠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作為求生資本,而以文化創制的能力,適應各種環境。南島民族散佈於大洋洲的故事,將人類的適應本領表現得淋漓盡致。
波瀾壯闊的南島民族史
話說六千年前,南島民族的祖先已經在亞洲南方沿海地區出現,然後逐漸移居台灣、東南亞。四千年前,南島民族抵達紐幾內亞東方海域,以俾斯麥群島為中心,發展出有獨立特色的文化,例如帶有壓印紋的陶器。接著他們向東擴張,三千兩百年前(商朝末年)登上了波里尼西亞西端的斐濟群島。一千年後(秦始皇統一中國),南島族群在那裡發展出波里尼西亞文化的祖型,陶器以素面為主。到了西元三、四世紀(三國至西晉初期)陶器完全消失了,可能是當地缺乏適合的泥土。
但是波里尼西亞人更為積極進取,繼續朝東太平洋進發。西元五百年,波里尼西亞東部、東南部諸島,都有人居住了。到達那兒的波里尼西亞人在幾百年內,分別發展出各有特色的文化,繼續移民到其他島嶼去,例如北邊的夏威夷與南邊的紐西蘭。
復活節島的故事
西元一二○○年左右,也就是鐵木真崛起的年代,一群來自法屬波里尼西亞的人,航行三千公里以上,登上了拉帕努伊(Rapa Nui)—過去叫復活節島。
拉帕努伊面積不到台灣的兩百分之一,是世上最孤絕的島嶼,與最近的人境隔了至少兩千多公里的洋面。登陸的新住民從此與世隔絕、與世相忘,直到一七二二年四月五日下午,一個荷蘭船隊發現了他們。
拉帕努伊的第一批移民並沒有將原生家園的狗、豬帶來,而是雞,以及必要時亦可充饑的老鼠。不過島上植被茂密,動物資源豐富,例如海鳥、烏龜,生活不虞匱乏。但是人口增加後,居民就得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種植芋頭、山藥、地瓜等作物。荷蘭船抵達時,島上已無高大樹木,鳥類、烏龜早已消失,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祖先帶來的雞。
拉帕努伊最令荷蘭人震驚的物事,就是矗立於海邊的石像。有的極為高大,重達幾十噸。島民只有石器,沒有輪子,無論製造、搬運,都是簡直不可能的事。學者推論,最晚到十六世紀,島民便不再樹立石像,因為生態已崩壞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幾年前,《失控的進步》、《大崩壞》等引起過廣泛傳鈔的書,都以拉帕努伊當教材,告誡世人要有遠見,不可恣意破壞生態,以免自食其果。但是兩位作者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隨著第一批移民登陸的老鼠,才是破壞森林、驅使鳥類滅絕的元兇。其實他們的子孫面對生態崩壞所做的種種努力,值得我們致敬。
簡言之,日益惡化的生態似乎激勵了拉帕努伊人的人文創意。他們發明了新的耕作技術、新的宗教崇拜、新的政治規則、新的藝術類型(如岩畫),還創制了文字。直到西方殖民強權登陸,島上仍有旺盛的人文生機。西方人帶來的疾病,與貪婪政策,造成了拉帕努伊人的浩劫。然而他們壯觀的文化遺產,不由人不為他們的遭遇動容。
南島民族的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文化創造史。誰怕部落消失?不信青史竟成灰。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2009/09/11 聯合報】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1294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