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王道還: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類在六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走上了一條極為獨特的路:不靠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作為求生資本,而以文化創制的能力,適應各種環境。南島民族散佈於大洋洲的故事,將人類的適應本領表現得淋漓盡致。
波瀾壯闊的南島民族史
話說六千年前,南島民族的祖先已經在亞洲南方沿海地區出現,然後逐漸移居台灣、東南亞。四千年前,南島民族抵達紐幾內亞東方海域,以俾斯麥群島為中心,發展出有獨立特色的文化,例如帶有壓印紋的陶器。接著他們向東擴張,三千兩百年前(商朝末年)登上了波里尼西亞西端的斐濟群島。一千年後(秦始皇統一中國),南島族群在那裡發展出波里尼西亞文化的祖型,陶器以素面為主。到了西元三、四世紀(三國至西晉初期)陶器完全消失了,可能是當地缺乏適合的泥土。
但是波里尼西亞人更為積極進取,繼續朝東太平洋進發。西元五百年,波里尼西亞東部、東南部諸島,都有人居住了。到達那兒的波里尼西亞人在幾百年內,分別發展出各有特色的文化,繼續移民到其他島嶼去,例如北邊的夏威夷與南邊的紐西蘭。
復活節島的故事
西元一二○○年左右,也就是鐵木真崛起的年代,一群來自法屬波里尼西亞的人,航行三千公里以上,登上了拉帕努伊(Rapa Nui)—過去叫復活節島。
拉帕努伊面積不到台灣的兩百分之一,是世上最孤絕的島嶼,與最近的人境隔了至少兩千多公里的洋面。登陸的新住民從此與世隔絕、與世相忘,直到一七二二年四月五日下午,一個荷蘭船隊發現了他們。
拉帕努伊的第一批移民並沒有將原生家園的狗、豬帶來,而是雞,以及必要時亦可充饑的老鼠。不過島上植被茂密,動物資源豐富,例如海鳥、烏龜,生活不虞匱乏。但是人口增加後,居民就得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種植芋頭、山藥、地瓜等作物。荷蘭船抵達時,島上已無高大樹木,鳥類、烏龜早已消失,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祖先帶來的雞。
拉帕努伊最令荷蘭人震驚的物事,就是矗立於海邊的石像。有的極為高大,重達幾十噸。島民只有石器,沒有輪子,無論製造、搬運,都是簡直不可能的事。學者推論,最晚到十六世紀,島民便不再樹立石像,因為生態已崩壞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幾年前,《失控的進步》、《大崩壞》等引起過廣泛傳鈔的書,都以拉帕努伊當教材,告誡世人要有遠見,不可恣意破壞生態,以免自食其果。但是兩位作者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隨著第一批移民登陸的老鼠,才是破壞森林、驅使鳥類滅絕的元兇。其實他們的子孫面對生態崩壞所做的種種努力,值得我們致敬。
簡言之,日益惡化的生態似乎激勵了拉帕努伊人的人文創意。他們發明了新的耕作技術、新的宗教崇拜、新的政治規則、新的藝術類型(如岩畫),還創制了文字。直到西方殖民強權登陸,島上仍有旺盛的人文生機。西方人帶來的疾病,與貪婪政策,造成了拉帕努伊人的浩劫。然而他們壯觀的文化遺產,不由人不為他們的遭遇動容。
南島民族的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文化創造史。誰怕部落消失?不信青史竟成灰。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2009/09/11 聯合報】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129417.s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