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符立中/文】 2010.05.23 04:27 am
張愛玲於一九五五年底赴美,歷經打擊,才發現進軍英語文壇困難重重;幸好宋淇伸出援手,邀她為當時最紅的林黛編劇,結果意外為張愛玲的香江生涯,鋪展出一條銀色大道……
《小團圓》的出版,揭開宋淇一家長期支持張愛玲的神祕面紗;但文本、文外所招惹出的風風雨雨,卻也引發了部分並不友善的窺視——而這,正是張愛玲自己生前早已飽嘗——幸而文學質地終使《小團圓》超越八卦窺奇的層次。如今「戲外」話題方歇,該是重新聚焦文學本身的時候;對宋淇、鄺文美夫婦,是在什麼情況下獨具慧眼、進而走上一生推廣張愛玲的道路?筆者將提出新的證據陳述;此外,本文也將公布新挖掘出來的電影史料,和《小團圓》相互對照,來釐清張愛玲的創作真貌。
戲劇大家宋春舫
宋家最早在文學史上登場的是宋淇之父、戲劇大家宋春舫。他甚早慧,在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考取秀才,那年才十三歲,故有「神童」之譽;辛亥革命後入聖約翰大學精研外文,留學日內瓦大學時總共通曉了義、法、德和拉丁文,之後又自修俄文有成,堪稱語文天才。據其自述,因對法文最有心得,旅居巴黎期間每晚去戲院觀摩語文的聲調、氣口、韻腳、陰性陽性運用……結果這一來看出興趣,轉而大量蒐集歐陸戲劇典籍,終於晉身世界三大戲劇收藏名家。他在青島一手創立私人戲劇圖書館——褐木盧(Cornora),就是取自法國三大劇作家高萊依(Correille)、莫里哀(Moliere)、拉辛(Racine)三人之名結合而成,其不同處在於學貫中西,在漢學蒐羅上獨領風騷——鮮有人知宋春舫是王國維、王哲安的表弟,除了繼承王國維《人間詞話》開宗立派的美學論述,且與王哲安一齊就學起居!為著這番因緣,當民國26年《海寧 王靜安 先生遺書》(王國維逝世全集)出版時共有三人作序:排行第一的是「神州大儒」陳寅恪,第三王哲安,第二即為宋春舫——他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就是出自這樣的家庭,所以洋派的宋淇,從小亦以經史子集啟蒙——日後他以「林以亮」闖盪文壇,即以紅學論述出名。因為宋春舫自己最不在行的反倒是英文,因此特別送子赴美深造,叮囑鑽研王爾德和毛姆;加上他們本家與胡適交好——這三人,恰恰是影響張愛玲早期至深的三位大家。
上海三大女作家的私密書寫
由於宋春舫的重要性,毛姆旅遊遠東時亦特地相會,並以其一貫誇張,寫進On a Chinese Screen(《中國屏風》)——關於此點宋淇解釋:毛姆本身慣以白眼看人生(cynic),出言未免接近冷嘲。其實以此移贈張愛玲,倒也貼切異常。由於中國作家具備此種氣質的並不多,因此種下不少讀者對這種「質地」的誤解:其實只要比較和張並稱「滬上三大女作家」的蘇青、潘柳黛,她們固然也是滿口譏誚——潘的外號就叫「弄蛇(舌)者」,但和這種看透人生、冷眼橫觀的才子氣息並不相捋。毛姆是當時最常描寫中國的西方作家,《香箋淚》和《七色面紗》皆取材新聞事件、還因此吃上官司;相形之下,蘇青的《結婚十年》與潘柳黛的《退職夫人自傳》,和《小團圓》雖皆出自「roman a clef」(影射窺視:假稱小說來告白自己婚姻波折與女性啟蒙),但後者遠遠超越「身體書寫」的層次。尤其張愛玲最好的時候更有一種超脫的厭世,在疏離中顯現出遺世而獨立的雋永。
若說宋春舫是面臨五四衝擊、在新舊交替中略顯拘謹的學者,那麼宋淇已從桎梏掙脫,蛻變成悠遊自得的才子。他畢業於燕京大學,畢業後即留校任教,恰逢學生自組抗日鋤奸團(成員包括寫《藍與黑》的王藍)進行暗殺;宋淇本身雖未參與,日後卻把這段經歷提供給張愛玲,助其完成聲名大噪的〈色.戒〉。
由於華北諜影幢幢,社會不靖,宋淇搬到上海租界,和同樣出身燕京的好友黃宗江、黃宗英、孫道臨(三人後來皆為中共戲劇大老)、董浩雲(後為船王)、黃佐臨(後為戲劇宗師)成立「同茂劇團」,據點設在法租界的金都戲院。在上海,他結識了夏濟安、夏志清兄弟,以及最重要的、聖約翰大學畢業的鄺文美。
鄺文美彌足珍貴的女性情誼
鄺文美早在上海時代就是張迷;38年遷居香江,離亂中仍不忘帶齊張的作品,「擺滿案頭,不時翻閱」。而後有緣結識,從此成為張愛玲最有力的支持者。
她想必出身西化的富豪之家——過去這種「身分之別」、「階級」、「門第」根深柢固,坦承當年上海上映《不了情》和《太太萬歲》時,「我還沒有養成看國語片的習慣」,但認識張愛玲後,不但全力引介一文不名的她,還特別出席《情場如戰場》的試片。當「親眼看到她筆下的角色一個個以生動的姿態在銀幕上出現,親耳聽到那些流利俏皮的對白所引起的良好反應,簡直像美妙的音樂!」從這些溢於言表的喜悅,不難想見兩人交誼之深。
當時張愛玲難搞之名早已甚囂塵上——她過去鬧翻的文友潘柳黛這時亦混跡於香江影壇,好事者少不得從潘那兒打探消息;為此鄺文美極力辯白:「我相信話不投機半句多的這種感覺是任何人都有過的。在陌生人面前,她似乎沉默寡言,不擅辭令;可是遇到只有二三知己時,她就恍如變成另一個人,談笑風聲,妙語如珠,不時說出令人難忘的警句來。她認為『真正相互瞭解的朋友,就好像一面鏡子,把對方天性中最優美的部分反映出來』。」
對張的天才和下筆背景,鄺文美知之甚詳:「她的人生經驗不能算豐富,可是她有驚人的觀察力和悟性,並且懂得怎樣直接或間接地在日常生活中抓取寫作的材料,因此她的作品永遠多姿多采,一寸寸都是活的。」
正當張愛玲為寫作事業苦苦掙扎,宋淇那廂卻逐步青雲:他原任國際電影劇本審查委員,而後改朝換代、新總經理對影業不熟,宋淇代為運籌帷幄,連戰皆捷;加上話劇《南北和》陰錯陽差拍成電影,還創下票房紀錄,因此一舉躍為製片主任。
有了這層身分,宋淇這時可以大力幫張愛玲忙了;在他掌權期間不斷安排大牌明星主演張愛玲的劇本,使其水漲船高,成為當時身價最高的編劇。也由於電影在張愛玲創作生涯中的投射度及重要性,因此筆者將依張愛玲的生命歷程,及宋淇可能參與的意見來剖析,補足張愛玲這方面的研究資料。
張愛玲認識宋淇之前的劇本,包括廣為人知的《不了情》、《太太萬歲》和《金鎖記》。因《太太》改編自國外話劇,剖析價值首推《不了情》:年輕女子在都會謀生,卻和中年男子捲入不倫,具有自傳色彩。由於《小團圓》裡對此片拍攝前後著墨甚多,出版後掀起一股「對號入座」風潮,對書中角色燕山現在眾口一致地說是桑弧,筆者有不同的意見:
《不了情》由桑弧導演,張愛玲編劇,劉瓊主演;《小團圓》裡的《露水姻緣》(可與《不了情》對照),則由燕山自編自導自演。
桑弧膚色深,除卻兩道濃眉,相貌平常。他原係編劇,拍《不了情》時剛轉任導演,當時還嫩得很,連幫他們拉攏的龔之方都還以為他要比張愛玲小一歲。中共建國後桑弧連導兩部鉅片:越劇《梁祝》和《祝福》,前者是中共第一部彩色片,後者是魯迅原著、由當時中共最大明星白楊主演。
劉瓊在中國影史的重要性更甚於桑弧,外號「中國的葛雷哥萊畢克」,是孤島時期最紅的男星。因中共建國時還在香港從事政治活動,被港府驅逐出境後,已無法恢復過去的巨星地位;轉作導演後的名作有《阿詩瑪》。劉瓊外貌當然英俊得多,他是當時個頭最高的小生,膚色白皙、五官深邃。
看《小團圓》對燕山的描寫:「她完全能夠想像。有點像他,瘦長,森冷的大眼睛,高鼻子。」這是劉瓊在《不了情》中的扮相。
她剛回上海的時候寫過劇評,有一次到後台去,是燕山第一次主演《金碧霞》。
演員出身且能演乾旦,之白、之俊秀可想而知。事實是張愛玲剛回上海時寫英文影評維生,評過劉瓊自編自導自演的《燕迎春》,劉瓊在片裡飾舞台演員。
楚娣笑向九莉道:「看他坐在那裡倒真是漂亮。」
(蕊秋)自從看了《露水姻緣》,發現燕山是影星,沒有可能性。
(九莉對燕山說)「沒有人會像我這樣喜歡你的」,「我不過是因為你的臉」。
燕山是這樣俊美的小生,光這點,無疑和劉瓊更為吻合。
張愛玲「宋淇時期」的劇本創作
張愛玲於1955年底赴美,歷經打擊,才發現進軍英語文壇困難重重;幸好宋淇伸出援手,邀她為當時最紅的林黛編劇,結果意外為張愛玲的香江生涯,鋪展出一條銀色大道。這批影響深遠、並可一瞥張愛玲轉型軌跡的作品包括:
一、《情場如戰場》,改編自French without Tears。學者李歐梵評論過:「表面上似是為林黛度身訂造,其實反而從好萊塢的世故喜劇得到更多靈感。」值得注意的是張愛玲不瞭解民情,關鍵場景設定為室內游泳池:泳池在當時香江是財富的表徵,有展示、休憩的功能,加上氣候濕熱,設在別墅室內的恐怕不多。該戲環繞泳池的戲,拍攝時統統改為戶外。
二、《人財兩得》改編自To Dorothy, a Son 。
張愛玲把自己的家族隱私揭露在《人財兩得》中。最後一幕可繼承遺產的龍鳳胎出生,令男主角(右二,陳厚飾)心花怒放,女主角(右,李湄飾)錯愕不已。
符立中/圖片提供
依我看,這是張愛玲在《小團圓》前,描寫其母最為傳神的一部作品。
張愛玲極少在小說裡描繪她的母親——因複雜性遠超過父親或姑姑,難以單純用愛或恨去衡量;〈傾城之戀〉裡可能有一點:漂亮、充滿心計的離婚小婦人。但寫〈傾城之戀〉時她還年輕,充滿憧憬和羅曼蒂克的美化;相較之下,《人財兩得》觸及更多的現實層面。從文本分析來說,重要性恐怕冠絕所有劇作!
張愛玲1958年改編的劇本《人財兩得》,女主角李湄。
符立中/圖片提供
劇情描述飾下堂妻的李湄為了向前夫(陳厚飾)爭產,從新加坡返國,大鬧產房,結果「新太太」卻硬是生出能繼承遺產的龍鳳胎!當男嬰出現,陳厚和李湄的瞬息萬變,對映著張愛玲洞悉人性的鞭辟入裡,高潮中滲露著絲絲悲哀。
《小團圓》使張愛玲許多親友的隱私都曝了光,這其中有胡蘭成、柯靈,也包括了原就鬧翻的舅舅黃定柱一家。有人揣測這是她始終扣著《小團圓》不願出版之因;其實張愛玲對胡蘭成、柯靈及親弟弟縱然並不顧念,對舅舅是抱來分家產這節,早就寫進《人財兩得》發表。張一生好用反語,「小團圓」並不團圓,「太太萬歲」賢媳受盡委屈……在最窘迫的時刻,她把自己的家族祕辛化出盈盈笑語,包括雙胞胎爭產、國籍認定、夫妻各雇律師鬥法——這可能是張愛玲畢生最刻骨銘心的喜劇。
三、《六月新娘》,為即將出閣的葛蘭量身打造,改編自While the Sun Shines。
四、《南北一家親》,《紅樓夢》罷拍的副產品。1961年,安定下來的張愛玲再度興起逐鹿美國文壇的野心,帶著《紅樓夢》劇本飛到台灣搜集張學良資料。不料這一著全盤皆輸——包括少帥拒訪、賴雅中風、《紅樓夢》被打回票及自己病倒,並差點斷送了宋家的友誼。宋淇為了保送張愛玲,讓出金字招牌《南北》系列讓張編續集餬口,但張當時未體會其苦心,返美後雙方才重修舊好。
電懋第一紅星尤敏。
符立中/圖片提供
五、《小兒女》,電懋第一紅星尤敏和其母打官司,為了挽回形象,宋淇請張愛玲為其量身打造《小兒女》。張參考曾經手的《人到中年》,投射自我,加上誠心和宋家修好(在給賴雅的信裡她曾寫道:「宋家認為我的劇本﹝指《紅樓夢》﹞因為趕時間寫得很粗糙,欺騙了他們。」),全力施為,創作出一部傑作。
「玉女」尤敏長期恪遵孝道,供給兩個弟弟赴美留學,不料其母仍不以為足,竟掏空其帳戶,全部轉移至弟妹名下,逼使尤敏上法庭控告自己的母親!由於尤敏一向清純婉約,事件爆發後,引起篤信「百善孝為先」的華人社會大譁。為了挽救這位電懋之寶,宋淇請張愛玲出馬:劇中女主角早年喪母,為了撫養兩個弟弟,情願犧牲自己的終身幸福,種種寓意不言可喻。
談到與父母的金錢糾葛,張愛玲本身早有切身之痛,編排起來自是得心應手。其中令人注目的是,劇中尤敏與雷震的邂逅居然以公車騷擾案展開——這令人聯想起《小團圓》裡:「荀樺趁著擁擠,忽然用膝蓋夾緊了她兩隻腿。」由於現實中的「荀樺」自己後來寫了篇敘舊文章,讓讀者聯想「此中有人」,掀起不小的風波。
《小兒女》(1963年)中公車上性騷擾場面;女主角由電懋第一紅星尤敏飾演。
符立中/圖片提供
(上)
【2010/05/23 聯合報】@
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作家故居的設立和整理
作家故居的設立和整理
【聯合報╱王岫】 2010.05.22 03:41 am
4月28日,早上的陣雨,到中午停歇了,也讓下午紀州庵新館的開幕典禮,能如規畫的在戶外大樹環繞的廣場舉行,春末氣溫稍暖熱了,但陽光尚躲在雲端後頭,文化界人士齊聚同安街尾巴緊鄰新店溪堤防的這片綠蔭之地,舒適地聽著瘂弦、林文月、林良等前輩作家的致詞,笑聲依然穿過大樹林間,似乎為台北城南帶回幾許往日的文人氣息。
前身是日治時期高級料理亭及神風特攻隊最後飲宴之地,戰後改為公家宿舍,曾為作家王文興居住過的紀州庵,經台北市文化局多年努力,雖因有一住戶尚未搬離,延宕了整建,但文化局已在旁邊蓋設紀州庵新館,打造成結合展覽、座談和茶飲的文學空間,也象徵台北文學森林新地標的開始。
紀州庵新館日前開幕首展是國立台灣文學館和文訊雜誌社策展的「穿越林間聽海音」的林海音文學展。作家林海音曾居住在台北城南,在也是城南的紀州庵展出其部分文獻及起居用具,固有其深刻意義,短期的展示也是推動文學風氣的方法之一,唯畢竟這並非其故居,展品有限,亦無法完整、生動顯示出其舊日生活丰采。國家文學館李瑞騰館長在致詞時亦表示,海音女士生平之文物資料,雖捐給位在台南的國家文學館,但文學館畢竟受限於空間,未能鉅細收容,同時,以後若有著名作家逝世,文物、資料的保存也面臨問題。
紀州庵以後要如何定位呢?成為台北市的文學館?或只是類似現今舉辦林海音展的文學展示和活動場所?這倒值得大家細細思量。
在國外,保存重要作家文物或資料的最好方法,通常是透過政府或基金會的協助,善盡作家居住過的房子的保存、整修、維護,成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或故居園地,不僅儘量維持原來家居布置,更會添購許多相關作品資料,讓參觀民眾對作家更有深刻的印象。國外開放參觀的作家故居很多,以最近的來說,最有名的當推配合2012年狄更斯兩百周年誕辰和倫敦奧運,目前擴大整修原位於倫敦道蒂街48號的「狄更斯博物館」(即狄更斯在倫敦的故居)。另外,最近開放的,還有著名偵探小說家艾嘉莎·克莉絲蒂在德文郡鄉間居住過的「綠廊之家」(Greenway House),此故居不僅擺置許多克莉絲蒂生前用過的家具、用具、飾物,還蒐集了五千冊各國翻譯的克莉絲蒂小說譯本呢!
國內著名作家的故居(博物館)還很少,但對重要作家文物的保存、維護,光靠文學館是無法達成的。唯有政府透過各種管道,協助作家家屬成立故居博物館,例如林海音居住過的重慶南路巷弄房子或純文學出版社舊址,如果政府徵購下來,成立林海音博物館,那麼海音女士的文物資料,就更有長遠和豐富的展示所在了。而像紀州庵這個地方,也可以做類似的規畫。
【2010/05/22 聯合報】
【聯合報╱王岫】 2010.05.22 03:41 am
4月28日,早上的陣雨,到中午停歇了,也讓下午紀州庵新館的開幕典禮,能如規畫的在戶外大樹環繞的廣場舉行,春末氣溫稍暖熱了,但陽光尚躲在雲端後頭,文化界人士齊聚同安街尾巴緊鄰新店溪堤防的這片綠蔭之地,舒適地聽著瘂弦、林文月、林良等前輩作家的致詞,笑聲依然穿過大樹林間,似乎為台北城南帶回幾許往日的文人氣息。
前身是日治時期高級料理亭及神風特攻隊最後飲宴之地,戰後改為公家宿舍,曾為作家王文興居住過的紀州庵,經台北市文化局多年努力,雖因有一住戶尚未搬離,延宕了整建,但文化局已在旁邊蓋設紀州庵新館,打造成結合展覽、座談和茶飲的文學空間,也象徵台北文學森林新地標的開始。
紀州庵新館日前開幕首展是國立台灣文學館和文訊雜誌社策展的「穿越林間聽海音」的林海音文學展。作家林海音曾居住在台北城南,在也是城南的紀州庵展出其部分文獻及起居用具,固有其深刻意義,短期的展示也是推動文學風氣的方法之一,唯畢竟這並非其故居,展品有限,亦無法完整、生動顯示出其舊日生活丰采。國家文學館李瑞騰館長在致詞時亦表示,海音女士生平之文物資料,雖捐給位在台南的國家文學館,但文學館畢竟受限於空間,未能鉅細收容,同時,以後若有著名作家逝世,文物、資料的保存也面臨問題。
紀州庵以後要如何定位呢?成為台北市的文學館?或只是類似現今舉辦林海音展的文學展示和活動場所?這倒值得大家細細思量。
在國外,保存重要作家文物或資料的最好方法,通常是透過政府或基金會的協助,善盡作家居住過的房子的保存、整修、維護,成為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或故居園地,不僅儘量維持原來家居布置,更會添購許多相關作品資料,讓參觀民眾對作家更有深刻的印象。國外開放參觀的作家故居很多,以最近的來說,最有名的當推配合2012年狄更斯兩百周年誕辰和倫敦奧運,目前擴大整修原位於倫敦道蒂街48號的「狄更斯博物館」(即狄更斯在倫敦的故居)。另外,最近開放的,還有著名偵探小說家艾嘉莎·克莉絲蒂在德文郡鄉間居住過的「綠廊之家」(Greenway House),此故居不僅擺置許多克莉絲蒂生前用過的家具、用具、飾物,還蒐集了五千冊各國翻譯的克莉絲蒂小說譯本呢!
國內著名作家的故居(博物館)還很少,但對重要作家文物的保存、維護,光靠文學館是無法達成的。唯有政府透過各種管道,協助作家家屬成立故居博物館,例如林海音居住過的重慶南路巷弄房子或純文學出版社舊址,如果政府徵購下來,成立林海音博物館,那麼海音女士的文物資料,就更有長遠和豐富的展示所在了。而像紀州庵這個地方,也可以做類似的規畫。
【2010/05/22 聯合報】
周末書房/那時代的回音震耳欲聾
【聯合報╱果子離】 2010.05.22 03:41 am
推薦書:藍博洲《老紅帽》(南方家園 )
《老紅帽》傳主只有五個人,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聲音微弱,沒有麥克風,在喧囂時代顯得孤寂,意志卻始終堅定如巨人……
《老紅帽》書影。
(南方家園/提供)
藍博洲和時間在賽跑。二十一年,二十一本書,藍博洲主要的題材,最顯目的成績,莫過於以白色恐怖和二二八事件為背景的台灣民眾史。不同於史學者在圖書館皓首窮經,藍博洲寫作,內容主要由採訪而來,事件當事人有的不在人世,有的垂垂老矣,藍博洲必須搶時間採訪、記錄,把被官方扭曲或湮滅的故聞舊事,像備份不及就要銷毀的檔案一樣,搶救出來,卻又急不得。這些政治受難者,活在風聲鶴唳的驚懼之中,他們曾經被出賣,被栽贓,被構陷,分不清眼前的人是敵是友。戒嚴時期的標語「匪諜就在你身邊」,對他們而言,卻是指控你是匪諜的人就在你身邊。因此採訪工作是困難的。藍博洲憑一點一滴累積的成績和人脈,用心經營,苦心追尋,才取得受難者的信任,願意敞開心胸回顧不堪回首的歷史。藍博洲以短跑衝刺和耐力長跑,跑出白色恐怖人物誌第一手資料的第一品牌。《老紅帽》是最近結集出版的一本。
《老紅帽》傳主只有五個人,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聲音微弱,沒有麥克風,在喧囂時代顯得孤寂,意志卻始終堅定如巨人,從反抗「日本帝國殖民統治」到站在國民黨當局對立面,無怨無悔。這些暗夜倖存者,在藍博洲筆下,成為歷史見證人,話匣子打開,陳述出來的故事精采而驚悚。有人以「比小說還像小說,比電影還像電影」來比喻好聽的故事,此說用來形容《老紅帽》一書也貼切。藍博洲早年發表〈幌馬車之歌〉,靈活運用各自表述、拼貼呈現時代錯亂的筆法,戲劇張力十足,詹宏志認為不但具備小說素質,且處理悲哀而憤怒的情緒,能夠節制內斂不使氾濫,因而選入爾雅版《七十七年小說選》。這本《老紅帽》仍承繼藍博洲一貫手法,對歷史部分,不作過度意義的延伸,不渲染煽火,不直接批判,多用動詞與名詞,形容詞、副詞少用,不激昂吶喊,時代的回音卻震耳欲聾,令人震懾於那個時代歷史的荒謬,價值的錯亂,人性的扭曲。
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書寫與探究,在藍綠兩大政治光譜是不受歡迎的。藍的嫌它不光采,綠的忌其統派色彩濃厚而漸行漸遠,然而這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是「台灣民眾失落的集體記憶」,不管是否認同傳主和作者對共產主義的嚮往,不管是否喜歡他們兩岸統一的主張,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痕跡必存在意義,於書寫、於閱讀均是如此。
【2010/05/22 聯合報】
推薦書:藍博洲《老紅帽》(南方家園 )
《老紅帽》傳主只有五個人,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聲音微弱,沒有麥克風,在喧囂時代顯得孤寂,意志卻始終堅定如巨人……
《老紅帽》書影。
(南方家園/提供)
藍博洲和時間在賽跑。二十一年,二十一本書,藍博洲主要的題材,最顯目的成績,莫過於以白色恐怖和二二八事件為背景的台灣民眾史。不同於史學者在圖書館皓首窮經,藍博洲寫作,內容主要由採訪而來,事件當事人有的不在人世,有的垂垂老矣,藍博洲必須搶時間採訪、記錄,把被官方扭曲或湮滅的故聞舊事,像備份不及就要銷毀的檔案一樣,搶救出來,卻又急不得。這些政治受難者,活在風聲鶴唳的驚懼之中,他們曾經被出賣,被栽贓,被構陷,分不清眼前的人是敵是友。戒嚴時期的標語「匪諜就在你身邊」,對他們而言,卻是指控你是匪諜的人就在你身邊。因此採訪工作是困難的。藍博洲憑一點一滴累積的成績和人脈,用心經營,苦心追尋,才取得受難者的信任,願意敞開心胸回顧不堪回首的歷史。藍博洲以短跑衝刺和耐力長跑,跑出白色恐怖人物誌第一手資料的第一品牌。《老紅帽》是最近結集出版的一本。
《老紅帽》傳主只有五個人,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聲音微弱,沒有麥克風,在喧囂時代顯得孤寂,意志卻始終堅定如巨人,從反抗「日本帝國殖民統治」到站在國民黨當局對立面,無怨無悔。這些暗夜倖存者,在藍博洲筆下,成為歷史見證人,話匣子打開,陳述出來的故事精采而驚悚。有人以「比小說還像小說,比電影還像電影」來比喻好聽的故事,此說用來形容《老紅帽》一書也貼切。藍博洲早年發表〈幌馬車之歌〉,靈活運用各自表述、拼貼呈現時代錯亂的筆法,戲劇張力十足,詹宏志認為不但具備小說素質,且處理悲哀而憤怒的情緒,能夠節制內斂不使氾濫,因而選入爾雅版《七十七年小說選》。這本《老紅帽》仍承繼藍博洲一貫手法,對歷史部分,不作過度意義的延伸,不渲染煽火,不直接批判,多用動詞與名詞,形容詞、副詞少用,不激昂吶喊,時代的回音卻震耳欲聾,令人震懾於那個時代歷史的荒謬,價值的錯亂,人性的扭曲。
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書寫與探究,在藍綠兩大政治光譜是不受歡迎的。藍的嫌它不光采,綠的忌其統派色彩濃厚而漸行漸遠,然而這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是「台灣民眾失落的集體記憶」,不管是否認同傳主和作者對共產主義的嚮往,不管是否喜歡他們兩岸統一的主張,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痕跡必存在意義,於書寫、於閱讀均是如此。
【2010/05/22 聯合報】
可作為歷史來讀 ──讀「也同歡樂也同愁」
【聯合報╱吳學昭】 2010.05.22 03:41 am
流求姊妹點點滴滴的回憶,一個個細節的動情描述,極大地豐富和加深了我們對寅恪先生的認識,看到寅恪先生的言談笑貌、襟懷風度……
陳寅恪一家五口1939年秋在香港。左起:陳小彭、陳寅恪、唐篔、陳美延(前小童)、陳流求。
圖/三聯書店提供
讀到流求、小彭、美延合撰的《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書稿,真有說不出的高興,為寅恪伯父、唐篔伯母高興,也為讀者高興。這些年來,市上關於陳寅恪的書,少說也出版有幾十部,但是以女兒的身分秉筆實錄自己的親身經歷、所見所聞和感受,這卻是與眾不同的第一部。書稿不文不飾,質樸真摯,視角獨特,內容翔實,有根有據,可作為歷史來讀。
1931年春陳寅恪帶女兒流求去中山公園看牡丹。
圖/三聯書店提供
流求姊妹都是學理科的,自謙不專文史,不敢對父親學識著述妄加評論,而將姑父俞大維寫的〈懷念陳寅恪先生〉一文附錄書後,供讀者參考。這實在再合適不過。此文原是俞大維先生1970年三月在台聽說寅恪先生去世後,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同仁追述寅恪先生研究學問的方法和經過。俞大維先生與寅恪先生情屬至親,誼兼師友,相知最深,迄今為止,對寅恪先生當年治學一般的觀念,還沒有見到比俞大維先生概括得更為全面和深刻的。我們從俞文中得知寅恪先生為撰寫一部新的蒙古史、一部《中國通史》及《中國歷史的教訓》,曾下過何等樣的苦功進行文字工具準備和史料的精深積累及研究。然而生不逢時,幾經戰亂流轉,既無安定生活,又無充分時間,而作為寅恪先生著述的基礎、傾注多年心血批註的許多珍貴書籍,或毀於戰火,或在運輸途中被盜,或寄藏親友家丟失,晚年的遭遇和「文革」浩劫更不待說。寅恪先生一生雖然留下無數精闢的著述,但最終未能完成他《在史中求史識》的大作,心情可想而知。確如俞大維先生所說:「此不但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
流求姊妹點點滴滴的回憶,一個個細節的動情描述,極大地豐富和加深了我們對寅恪先生的認識,瞭解他成長的時代環境、家庭背景,看到寅恪先生的言談笑貌、襟懷風度,他那與時代同歌哭、與國家和文化同呼吸的個人性格。對於國家和文化,寅恪先生實是視為一體的。我們也看到賢慧精幹的唐篔伯母,如何歷經風雨全身心地照顧寅恪伯父的生活,支持他的事業,更加體會寅恪贈詩「烏絲寫韻能偕老」、「然脂功狀可封侯」等句含蘊的深沉。
寅恪伯父、唐篔伯母相繼離世已四十年了,親友們每回想起那個悲慘秋日的情景,心上仍不免隱隱作痛。大家都寄望流求姊妹撫思追憶,把她們所瞭解到父親、母親以及與雙親共同度過的時光,用文字記載下來留作紀念。流求姊妹也久有此意,遲遲沒有動手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年一直在為實現父母親的兩個心願而忙碌奔波。
一是忙於收集整理出版父親文集;二是覓地安葬父母親的骨灰。這在常人看來似乎並不十分難辦到的兩事,她們卻花了許多年的時間和精力來爭取落實。其中的曲折和艱辛一言難盡,只有身在內地親自操辦其事的流求和美延感受最深。
寅恪伯父的文稿,還有眾多批註的書籍,在史無前例的「文革」中遭洗劫一空,片紙不留。當年抄家,文稿書籍是被人成綑成綑、一麻袋一麻袋拿走的;「文革」結束,落實政策,雖經百般追索討要,卻是一冊一冊,甚至一頁一頁地收回的。抄走時留有字據的,未能如數歸還,更別提那些連字據也未留就抄走的文稿書籍等。為討回寅恪伯父被抄走的文稿,流求姊妹不知寫過多少封申訴信,向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求助,也不知登門拜訪過多少位有關負責人,請予過問,所憾收效甚微。尤其苦了「文革」後仍在中山大學任教的美延,很長一段時間,幾乎三天兩頭地往校領導那裡跑、往歷史系跑,追討父親遺稿。讀者絕不會想到現今《陳寅恪詩集》中的有些詩,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延從某些「持有者」手中,一聯半首地一點點摳出來的;有人藏頭露尾地發表寅恪伯父「文革」中被抄走的未刊詩稿,美延發現後便去軟磨硬泡討要。
1980年蔣天樞先生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主持出版的《陳寅恪文集》,所收文稿就是流求和美延在「文革」後想方設法追回的。1988年蔣天樞先生不幸突然病逝,流求姊妹繼續收集整理父親文稿的工作。2001年,在上海古籍版《陳寅恪文集》的基礎上,增加了詩集、書信集、讀書劄記、講義及雜稿,編為十三種十四冊,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2009年三聯新版《陳寅恪集》,書信集內容有所勘正。「陳集」目前尚不能稱「全集」,寅恪伯父流失在外的文稿遺墨仍未能全部收回,這從京滬港拍賣市場公示的目錄,也可看出一斑。一些來路不明的寅恪伯父手跡,屢被炒作升值,儘管國家明文規定物品所有權有爭議者,不得進入拍賣市場。我真希望所有持有寅恪伯父文稿遺墨的人士,不論來源如何,能以傳承祖國文化為重,向寅恪伯父親屬提供影本,以收入先生文集,使「陳集」更臻完善。這對研治我國乃至於東方近代學術史是功德無量的事,豈不遠比藏諸祕室供個人把玩觀摩為強。
寅恪伯父、唐篔伯母遺體火化後,骨灰起先留置在火葬場。以後落實政策,寅恪伯父骨灰被移放廣州革命公墓,美延就將父親的一半骨灰和母親的骨灰,一同捧回她在中山大學的宿舍,朝夕相伴,一心想著如何遵照父親的囑咐,安葬父母的遺骨於杭州六和塔後的牌坊山祖塋,與祖父散原老人、祖母明詩夫人及大伯師曾之墓相伴。
1946年於南京薩家灣俞大維宅,抗戰勝利後陳家兄妹大團聚合影。後排左起陳方恪、陳登恪、孔紫萸、陳隆恪、陳寅恪、陳康晦;前排左起唐篔、陳新午、陳美延、陳雙枝。
圖/三聯書店提供
寅恪伯父早年執教燕山,晚歲客居嶺南,總感覺不很相宜,而對風和日麗、水柔雲暖的杭州,非常嚮往。曾有詩坦言:「粵濕燕寒俱所畏,錢塘真合是吾鄉。」這固然由於杭州風景氣候宜人,更因為此乃寅恪先塋所在,是他魂牽夢縈、年年遙祭的地方。解放初期,寅恪伯父對中大同事、詩友朱師轍(少濱)先生退休卜居杭州很羡慕,送別詩有句:「他年上塚之江畔,更和新詩結後緣。」美延不止一次聽父親說過:「我們老了,死後歸葬杭州祖塋,伴隨父母與長兄身旁。」
為實現父親這個心願,流求姊妹改革開放後奔走呼籲近二十年,向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請求幫助協商,未見成效。往往是:寫信,不見回覆;上訪,不予接談。僅有一次例外,1986年美延在浙江省委統戰部門口坐等一周求見,最後傳達室人請出一位處級官員,限時十分鐘,聽取美延講述後,表示「考慮考慮」,以後即音信杳然。
寅恪伯父歸葬杭州祖塋的心願不得實現,使所有關心此事的人都深感遺憾!以後幸蒙江西省科技廳、江西廬山植物園和各界熱心人士鼎力支持、友好相助,寅恪伯父、唐篔伯母的遺骨最終得以合葬於廬山植物園,魂歸故里。廬山植物園風光無限,且鄰近他們喜愛的侄兒封懷(廬山植物園創始人之一)、侄媳夢莊之墓,想來不致寂寞。
寅恪伯父、唐篔伯母墓以巨石為碑,與周圍山林融為一體,石上鐫刻十個大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2003年6月16日(舊曆5月17日),也即寅恪伯父113歲冥誕之日,廬山植物園舉行了寅恪伯父、唐篔伯母墓碑揭幕儀式,時值「非典」,北京親友均未受邀參加。作為世交晚輩,學淑、學文姊和我,敬撰一聯為賀:
萬峰插天,匡廬有幸埋傲骨;
千浪動地,揚子多情頌英魂。
那天美延來電話說:「父母終於入土為安了!」語帶悲音。回想近二十年的種種波折,不勝唏噓。這也難怪,波折中,她受的委屈實在太多。
從接到美延的電話之時起,我就知道她們姊妹將著手撰寫、回憶父親母親了。果然現在就讀到《也同歡樂也同愁》這部書稿,親切,感人,史料珍貴。如果說有什麼美中不足的話,那就是書稿主要內容只寫至1949年。1949後,隨著流求姊妹年齡增長,對父母也更加理解;而寅恪伯父晚年的境遇和心態,深為海內外讀者關注,衷心希望流求姊妹繼續寫下去,彌補這一缺憾。
【2010/05/22 聯合報】@ http://udn.com/
流求姊妹點點滴滴的回憶,一個個細節的動情描述,極大地豐富和加深了我們對寅恪先生的認識,看到寅恪先生的言談笑貌、襟懷風度……
陳寅恪一家五口1939年秋在香港。左起:陳小彭、陳寅恪、唐篔、陳美延(前小童)、陳流求。
圖/三聯書店提供
讀到流求、小彭、美延合撰的《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書稿,真有說不出的高興,為寅恪伯父、唐篔伯母高興,也為讀者高興。這些年來,市上關於陳寅恪的書,少說也出版有幾十部,但是以女兒的身分秉筆實錄自己的親身經歷、所見所聞和感受,這卻是與眾不同的第一部。書稿不文不飾,質樸真摯,視角獨特,內容翔實,有根有據,可作為歷史來讀。
1931年春陳寅恪帶女兒流求去中山公園看牡丹。
圖/三聯書店提供
流求姊妹都是學理科的,自謙不專文史,不敢對父親學識著述妄加評論,而將姑父俞大維寫的〈懷念陳寅恪先生〉一文附錄書後,供讀者參考。這實在再合適不過。此文原是俞大維先生1970年三月在台聽說寅恪先生去世後,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同仁追述寅恪先生研究學問的方法和經過。俞大維先生與寅恪先生情屬至親,誼兼師友,相知最深,迄今為止,對寅恪先生當年治學一般的觀念,還沒有見到比俞大維先生概括得更為全面和深刻的。我們從俞文中得知寅恪先生為撰寫一部新的蒙古史、一部《中國通史》及《中國歷史的教訓》,曾下過何等樣的苦功進行文字工具準備和史料的精深積累及研究。然而生不逢時,幾經戰亂流轉,既無安定生活,又無充分時間,而作為寅恪先生著述的基礎、傾注多年心血批註的許多珍貴書籍,或毀於戰火,或在運輸途中被盜,或寄藏親友家丟失,晚年的遭遇和「文革」浩劫更不待說。寅恪先生一生雖然留下無數精闢的著述,但最終未能完成他《在史中求史識》的大作,心情可想而知。確如俞大維先生所說:「此不但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
流求姊妹點點滴滴的回憶,一個個細節的動情描述,極大地豐富和加深了我們對寅恪先生的認識,瞭解他成長的時代環境、家庭背景,看到寅恪先生的言談笑貌、襟懷風度,他那與時代同歌哭、與國家和文化同呼吸的個人性格。對於國家和文化,寅恪先生實是視為一體的。我們也看到賢慧精幹的唐篔伯母,如何歷經風雨全身心地照顧寅恪伯父的生活,支持他的事業,更加體會寅恪贈詩「烏絲寫韻能偕老」、「然脂功狀可封侯」等句含蘊的深沉。
寅恪伯父、唐篔伯母相繼離世已四十年了,親友們每回想起那個悲慘秋日的情景,心上仍不免隱隱作痛。大家都寄望流求姊妹撫思追憶,把她們所瞭解到父親、母親以及與雙親共同度過的時光,用文字記載下來留作紀念。流求姊妹也久有此意,遲遲沒有動手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年一直在為實現父母親的兩個心願而忙碌奔波。
一是忙於收集整理出版父親文集;二是覓地安葬父母親的骨灰。這在常人看來似乎並不十分難辦到的兩事,她們卻花了許多年的時間和精力來爭取落實。其中的曲折和艱辛一言難盡,只有身在內地親自操辦其事的流求和美延感受最深。
寅恪伯父的文稿,還有眾多批註的書籍,在史無前例的「文革」中遭洗劫一空,片紙不留。當年抄家,文稿書籍是被人成綑成綑、一麻袋一麻袋拿走的;「文革」結束,落實政策,雖經百般追索討要,卻是一冊一冊,甚至一頁一頁地收回的。抄走時留有字據的,未能如數歸還,更別提那些連字據也未留就抄走的文稿書籍等。為討回寅恪伯父被抄走的文稿,流求姊妹不知寫過多少封申訴信,向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求助,也不知登門拜訪過多少位有關負責人,請予過問,所憾收效甚微。尤其苦了「文革」後仍在中山大學任教的美延,很長一段時間,幾乎三天兩頭地往校領導那裡跑、往歷史系跑,追討父親遺稿。讀者絕不會想到現今《陳寅恪詩集》中的有些詩,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延從某些「持有者」手中,一聯半首地一點點摳出來的;有人藏頭露尾地發表寅恪伯父「文革」中被抄走的未刊詩稿,美延發現後便去軟磨硬泡討要。
1980年蔣天樞先生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主持出版的《陳寅恪文集》,所收文稿就是流求和美延在「文革」後想方設法追回的。1988年蔣天樞先生不幸突然病逝,流求姊妹繼續收集整理父親文稿的工作。2001年,在上海古籍版《陳寅恪文集》的基礎上,增加了詩集、書信集、讀書劄記、講義及雜稿,編為十三種十四冊,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2009年三聯新版《陳寅恪集》,書信集內容有所勘正。「陳集」目前尚不能稱「全集」,寅恪伯父流失在外的文稿遺墨仍未能全部收回,這從京滬港拍賣市場公示的目錄,也可看出一斑。一些來路不明的寅恪伯父手跡,屢被炒作升值,儘管國家明文規定物品所有權有爭議者,不得進入拍賣市場。我真希望所有持有寅恪伯父文稿遺墨的人士,不論來源如何,能以傳承祖國文化為重,向寅恪伯父親屬提供影本,以收入先生文集,使「陳集」更臻完善。這對研治我國乃至於東方近代學術史是功德無量的事,豈不遠比藏諸祕室供個人把玩觀摩為強。
寅恪伯父、唐篔伯母遺體火化後,骨灰起先留置在火葬場。以後落實政策,寅恪伯父骨灰被移放廣州革命公墓,美延就將父親的一半骨灰和母親的骨灰,一同捧回她在中山大學的宿舍,朝夕相伴,一心想著如何遵照父親的囑咐,安葬父母的遺骨於杭州六和塔後的牌坊山祖塋,與祖父散原老人、祖母明詩夫人及大伯師曾之墓相伴。
1946年於南京薩家灣俞大維宅,抗戰勝利後陳家兄妹大團聚合影。後排左起陳方恪、陳登恪、孔紫萸、陳隆恪、陳寅恪、陳康晦;前排左起唐篔、陳新午、陳美延、陳雙枝。
圖/三聯書店提供
寅恪伯父早年執教燕山,晚歲客居嶺南,總感覺不很相宜,而對風和日麗、水柔雲暖的杭州,非常嚮往。曾有詩坦言:「粵濕燕寒俱所畏,錢塘真合是吾鄉。」這固然由於杭州風景氣候宜人,更因為此乃寅恪先塋所在,是他魂牽夢縈、年年遙祭的地方。解放初期,寅恪伯父對中大同事、詩友朱師轍(少濱)先生退休卜居杭州很羡慕,送別詩有句:「他年上塚之江畔,更和新詩結後緣。」美延不止一次聽父親說過:「我們老了,死後歸葬杭州祖塋,伴隨父母與長兄身旁。」
為實現父親這個心願,流求姊妹改革開放後奔走呼籲近二十年,向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請求幫助協商,未見成效。往往是:寫信,不見回覆;上訪,不予接談。僅有一次例外,1986年美延在浙江省委統戰部門口坐等一周求見,最後傳達室人請出一位處級官員,限時十分鐘,聽取美延講述後,表示「考慮考慮」,以後即音信杳然。
寅恪伯父歸葬杭州祖塋的心願不得實現,使所有關心此事的人都深感遺憾!以後幸蒙江西省科技廳、江西廬山植物園和各界熱心人士鼎力支持、友好相助,寅恪伯父、唐篔伯母的遺骨最終得以合葬於廬山植物園,魂歸故里。廬山植物園風光無限,且鄰近他們喜愛的侄兒封懷(廬山植物園創始人之一)、侄媳夢莊之墓,想來不致寂寞。
寅恪伯父、唐篔伯母墓以巨石為碑,與周圍山林融為一體,石上鐫刻十個大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2003年6月16日(舊曆5月17日),也即寅恪伯父113歲冥誕之日,廬山植物園舉行了寅恪伯父、唐篔伯母墓碑揭幕儀式,時值「非典」,北京親友均未受邀參加。作為世交晚輩,學淑、學文姊和我,敬撰一聯為賀:
萬峰插天,匡廬有幸埋傲骨;
千浪動地,揚子多情頌英魂。
那天美延來電話說:「父母終於入土為安了!」語帶悲音。回想近二十年的種種波折,不勝唏噓。這也難怪,波折中,她受的委屈實在太多。
從接到美延的電話之時起,我就知道她們姊妹將著手撰寫、回憶父親母親了。果然現在就讀到《也同歡樂也同愁》這部書稿,親切,感人,史料珍貴。如果說有什麼美中不足的話,那就是書稿主要內容只寫至1949年。1949後,隨著流求姊妹年齡增長,對父母也更加理解;而寅恪伯父晚年的境遇和心態,深為海內外讀者關注,衷心希望流求姊妹繼續寫下去,彌補這一缺憾。
【2010/05/22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普立茲獎的調查報導獎作品「紀念醫院的致命選擇」
「紀念醫院的致命選擇」http://www.propublica.org/series/deadly-choices
這是美國的真實故事,同時也是普立茲獎的調查報導獎作品。颶風卡翠納導致路易斯安納州的紐奧良城全城都沉於水中,位於城區最低窪的紀念醫院更無法倖免,斷電、溽濕、斷水,沒了空調,加上華氏一百度的高溫,導致重症病房賴呼吸器延續生命的幾十個病人,都像離水的魚,越希望吸進點氧氣,結果卻是愈發痛苦。
當時院內一位50歲上下的女醫師卜安娜,因內心不忍看到老弱病人如此辛苦的殘喘苟延,決定做出對這些病人「最沒有痛苦、最有利的決定」。2005年9月11日星期日,在颶風襲擊之後13天,太平間工人從紀念醫療中心送回45具腐爛的屍體。第二天,路易斯安那州檢察總長查理斯‧小福特(Charles 小福特 Jr)針對卡翠納颶風期間在醫院和療養院中的死亡案例展開調查。沒多久,關於遺棄病患和施以病患安樂死的指控很快的傳進了美國司法部。檢察總長以二級謀殺罪逮捕、羈押她。卜安娜的抉擇透過媒體傳出來之後,引起社會極大的震撼,引發人們討論一名醫師在非常情況下對病人做出「最無痛苦」的決定能不能豁免於一般刑事法律的追訴?最終,路易斯安那州檢察長以不起訴結案,該處分間接認可卜安娜結束老殘病人生命的正當性。
卜安娜保釋之後,致力於爭取醫事人員在緊急狀況下對病人處置的決定權保障,她非常的謹慎、理智,至今仍不願透露她做了什麼,又是在何種心情掙扎下做了決定。她內心清楚若此事通過立法,法律的善意很可能成為一些惡醫師為利益殘害生命的護身符。
這是美國的真實故事,同時也是普立茲獎的調查報導獎作品。颶風卡翠納導致路易斯安納州的紐奧良城全城都沉於水中,位於城區最低窪的紀念醫院更無法倖免,斷電、溽濕、斷水,沒了空調,加上華氏一百度的高溫,導致重症病房賴呼吸器延續生命的幾十個病人,都像離水的魚,越希望吸進點氧氣,結果卻是愈發痛苦。
當時院內一位50歲上下的女醫師卜安娜,因內心不忍看到老弱病人如此辛苦的殘喘苟延,決定做出對這些病人「最沒有痛苦、最有利的決定」。2005年9月11日星期日,在颶風襲擊之後13天,太平間工人從紀念醫療中心送回45具腐爛的屍體。第二天,路易斯安那州檢察總長查理斯‧小福特(Charles 小福特 Jr)針對卡翠納颶風期間在醫院和療養院中的死亡案例展開調查。沒多久,關於遺棄病患和施以病患安樂死的指控很快的傳進了美國司法部。檢察總長以二級謀殺罪逮捕、羈押她。卜安娜的抉擇透過媒體傳出來之後,引起社會極大的震撼,引發人們討論一名醫師在非常情況下對病人做出「最無痛苦」的決定能不能豁免於一般刑事法律的追訴?最終,路易斯安那州檢察長以不起訴結案,該處分間接認可卜安娜結束老殘病人生命的正當性。
卜安娜保釋之後,致力於爭取醫事人員在緊急狀況下對病人處置的決定權保障,她非常的謹慎、理智,至今仍不願透露她做了什麼,又是在何種心情掙扎下做了決定。她內心清楚若此事通過立法,法律的善意很可能成為一些惡醫師為利益殘害生命的護身符。
台中一中221班歷史科學期報告
各位同學相關資料請見此網址
http://cid-50c0969c355e6385.skydrive.live.com/browse.aspx/%e4%b8%ad%e4%b8%80%e4%b8%ad221%e6%ad%b7%e5%8f%b2%e5%ad%b8%e6%9c%9f%e5%a0%b1%e5%91%8a
或直接下載
先祝各位報告順利
隆師
http://cid-50c0969c355e6385.skydrive.live.com/browse.aspx/%e4%b8%ad%e4%b8%80%e4%b8%ad221%e6%ad%b7%e5%8f%b2%e5%ad%b8%e6%9c%9f%e5%a0%b1%e5%91%8a
或直接下載
先祝各位報告順利
隆師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