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認識台語片(下)

電資館資料組  2007/8/19

他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台灣電影電視的銅人巷

好像在開台語片補習班──李泉溪(導演)

台語片的興起,對台灣電影、電視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為日後台灣電影的黃金時代發覺與培養了大量的電影人才:從幕前的演員到幕後的導演、攝影師等技術人員。何基明導演不僅攝製了第一部台語電影,也在電視圈拍製了中視第一部閩南語連續劇《玉蘭花》。導演辛奇轉戰電視圈後,製作了膾炙人口的《嘉慶君遊台灣》、《西螺七劍》等閩南語電視劇。李翰祥來台籌組國聯公司,延攬了新派優秀導演林福地與郭南宏進入國聯,後來兩人在國語電影及電視界創下佳績 。



■《桃花泣血記》陽明、金玫演出
演員的轉變則更是多采多姿,玉女明星金玫進入電視圈後則改任製片;陽明演而優則導並改名蔡揚名;台灣獲獎最多的影帝柯俊雄,國語片興起後一度橫跨國、台語 片,「柯桑」除了演出也執導或投資製作電影;早逝的歐威,在後李導演《秋決》中飾演裴剛,奠立了其在影史的重要地位;阿姑周遊至今仍是呼風喚雨的電視名製 作人。至於幕後的技術人員,如攝影師廖萬文、林贊庭、賴成、陳喜樂、陳榮樹及其家族、吳家駒及其家族、廖慶松…等。他們不但在台語片中淬煉了自身的技術, 轉到拍攝成本較高的國語片後,成為奠定台灣電影黃金時期的重要基石。


關於金馬獎的考古題--台語片時代就有金馬獎

一般拍的台語片,我不想跟他們競爭,我要競爭的是外國片的那種水準。
──林福地(導演)

台語片的影展共有兩次,第一次在1957年由徵信新聞社主辦、台北市影片商業同業公會、台北市電影戲劇商業同業公會、台灣省電影戲劇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協辦,其目的在於鼓勵從事台語電影事業的人士盡最大的努力,求水準的改進與風格的提高;呼籲政府扶植電影事業,對國語、台語電影應一視同仁;並讓社會大眾對台語片有正確認識,以鼓勵台語電影向正途發展。參展影片共27部,其中除原定的11項「金馬獎」及十名「銀星獎」外,另設有榮譽獎一名和觀眾票選優勝獎十名,以鼓勵確實具有相等優異成績而未獲獎的演員。不過這屆金馬獎也一度因評選結果,造成部分影片公司公開於報紙登函請求影展委員會公開答覆,成為整個活動的小插曲。

第二次在1965年,由台灣日報主辦的「民國54年度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暨影星大會」,目的是希望鼓舞台語電影從業人員的士氣、提升台語片的攝製水準,並保持觀眾對台語片的興趣與注意,以減少日片重新開放進口對台語片市場的衝擊。同年6月22日在台北中華體育館頒獎。

台語片時代的畫與話--說台語片宣傳

我敢說,一千多部台語片中九成的海報是我畫的。
──陳子福(手繪海報大師)

2006年甫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的陳子福,靠著自學繪畫,而從早期的粵語片海報開啟手繪電影海報事業。台語片電影海報是他的學習期,謹慎、厚重的筆觸, 濃烈的對比色彩,充滿亞熱帶的熱情與豔麗。簡明的線條勾勒出男女主角的個性,特殊的構圖表現影片的特色,每一張作品流露出屬於那個時代的氛圍。而陳子福設 計海報很少先看片子,也不看劇本或本事,完全看片名與劇照來想像它的意涵,抓住最能吸引觀眾的一點,發揮想像力。當我們欣賞他的作品時,也可以從片名開 始,來趟創意的台語電影之旅。

如果說電影是一扇開向人生的想像窗口,海報則是一扇通往電影的想像窗口,在資訊管道有限的年代,海報與報紙廣告承擔了招徠觀眾、促進票房的重要任務,於是 從《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正宗」戰爭開始,台語片的文宣品幾乎是「超載」的。我們可以從「大氣魄大製作西部槍戰頑豔劇片!」(《西城阿哥》)、「鹿小姐癡 情、梅花鹿報仇、狐狸精引狼、吸血狼兇暴」(《大俠梅花鹿》)、「最新風格家庭愛情打鬥新奇鉅片」「為什麼十一歲就作媽媽!?十一歲的媽媽怎樣撫養孩 子!」(《媽媽十一歲》)的字眼中窺見一二。



不讓青史盡成灰——走入歷史的台語片宣傳

我們周圍的人,因為對台語片的熱愛,留下今天這些資產,事實上也不是白留的。
──辛奇(導演)

台語片市場的迅速萎縮,讓越來越多投資者停止投入資金,到最後台語片製片公司紛紛關門轉拍其他影片或結束製片業務,而大量的台語影片則隨著被任意棄置,台語片藝術價值的低估加上文物保存觀念的不足,許多影片轉做工業原料或銷毀。
1987年12月起,資深影劇記者兼影評人黃仁在《長鏡頭》雜誌發表〈台語電影的滄桑話〉一共四篇,總結了先前關於台語片歷史資料的謬誤,並重新對台語片的發展與影響給予新的評析,應是有關台語影片評論的濫觴。1989年國家電影資料館從台聯影業公司倉庫尋獲三十餘部片盒已嚴重生銹之台語片拷貝,同年,金馬獎影片觀摩展首次舉辦台語片回顧專題,放映《兩相好》、《地獄新娘》、《雨中花》等三部影片,開啟了長達十餘年的追尋台語片之路。雖然路途長遠崎嶇,但我們仍努力上下求索,持續地為台語片文物的蒐集與整理盡上棉薄之力。



■ 本文原刊於「酷蒐一夏—台語電影文物展特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