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23/時論廣場 2009/11/12
【柯裕棻】
在網路資訊如此迅速的年代,任何悼文晚個三天就嫌晚了;任何介紹相形於維基百科,都嫌簡略。然而,李維史陀這位廿世紀最重要的結構主義人類學大師,影響我們這一代人至深,面對他的逝世,總有些除了歌誦和思想介紹之外的話要說吧。所以儘管已經晚了,我還是想寫點文字紀念。
日前在國外開會時,李維史陀逝世的消息傳來,眾人聞言,先是愀然一驚,嘆:「啊,一百歲了。」大家心裡一痛,靜默了一會兒,繼而講起李維史陀帶給他們的啟蒙或啟發,我發現,每個人都曾在某個時期因某種緣故而受到他的思想召喚。來自各地的學者、小說作家、自然生態作家,不論主修領域為何,不論志業為何,都曾埋頭讀過李維史陀的書,特別是《憂鬱的熱帶》。這是李維史陀最著名的作品,結合田野觀察筆記、日記、遊記、哲學討論、散文於一體,非常優美,也非常誠實。許多人都是從這本書開始接觸結構主義,進而閱讀《神話與意義》、《野性的思維》,理解文化與神話的關係,以及語言和歷史的基礎邏輯結構。事實上,不從此書開始,非人類學專研者恐怕很難掌握李維史陀的思想。
《憂鬱的熱帶》這本巨著雖然寫的是亞馬遜河流域的印地安部落研究歷程,但不是在行程結束之後立刻集結出版,而是李維史陀從事該研究十五年後,中途經戰爭和各種因素打斷,輾轉回到法國,細細琢磨整理出來的多年回顧,因此也可視為李維史陀對於人類學作為學術志業的生涯反思。其中,第一部第一章的「出發」和第九部「歸返」相當真摯地自我剖析了研究歷程中內心的掙扎和困惑,他那些真心的發問和追尋答案的熱忱,對於每一代的讀者而言應該都是極其動人的知識典範。
《憂鬱的熱帶》在台灣的正式譯本是一九八九年五月初版,此書譯筆非常漂亮流暢,可惜譯者王志明譯完後不多久即病逝。此書後來成為當時大學文藝青年之間廣泛閱讀的重要書籍,那幾年許多學生自組的讀書會都定為指定讀物。對當時的台灣學生而言,一個暑假約可看完《憂鬱的熱帶》和《野性的思維》,這是很大的思想衝擊,書中描述和諧愉悅的波洛洛族社會(後譯博羅羅)以及熟諳幾何精緻圖形的卡都衛歐族(後譯卡杜韋奧)使我們腦子直冒火花,他的文字冷靜又細膩生動,如詩一般,不少人甚至因而燃起學術研究的熱情,改變了求學方向,轉而專攻文化人類學或結構主義相關研究。
九○年代初台灣一整個世代的知識分子都曾站在李維史陀的肩膀上向遠方眺望。不論後來是否繼續以學術為職志,他們都曾經在知識追求的路途中受到他的感動,繼而影響他們自身的思考或創作。結構主義對廿世紀的西方思潮影響自不待言,而他對廿年前台灣的影響,也值得紀念。
(作者為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