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復刻《台灣民報》41期 重現蔣渭水

2009-08-05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為紀念蔣渭水逝世七十八周年,蔣渭水文教基金會及《台灣英文新聞》特別製作《台灣民報》第四十一期復刻版。《台灣民報》由蔣渭水等人創辦於一九二三年,發行量曾突破一萬份,被譽為當時「台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其中可見蔣渭水等人犀利批評當局的炮火。

 一九二五年元月發行的《台灣民報》第四十一期為何這麼重要?蔣渭水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指出,那年是台灣學生運動最高峰,被視為台灣民主運動的轉捩點,而這期《台灣民報》也出現許多精采文章。內容還包括了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書寫的醫學專文,也轉載作家魯迅的文章〈鴨的喜劇〉。

 被譽為當時「台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

 像是社論〈迎台灣的新新年〉由蔣渭水撰文,批評台灣受日本統治之後的特權階級與腐敗現象,他要台灣人民站起來,把大正十四年當成台灣維新的第一年。〈你要饒舌什麼?〉也由蔣渭水撰文,與「政府保護的報紙」《台南新報》打筆仗,批評對方是「御用報紙、官用機關、拍馬吹牛灌迷湯」。

 這份厚達一○四頁的報紙也並非全部都是政論性文章,其中轉載自魯迅的〈鴨的喜劇〉,敘述他與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的一段交情。初訪北京的愛羅先珂說北京「連蛙鳴也沒有」,讓魯迅不服氣,後來愛羅先珂買來蝌蚪,卻被鴨子吃了,蛙鳴仍無,卻多了鴨鳴。蔣朝根指出,日治時期不准台灣人辦報,《台灣民報》是在東京成立台灣發行,但其實都在蔣渭水經營的大安醫院編輯再送到東京檢查印行。有時檢查耗時,最高紀錄從編好到出報相差四十日,新聞變舊聞。

 犀利批當局 見證民主運動轉捩點

 日本人不僅對辦報管控嚴格,有人訂報,也會由警方登門勸退。為此蔣渭水在全台成立了十二個讀報社團,由專人誦讀報紙給不識字或不敢訂報的人聽。

 《台灣民報》第四十一期這次復刻版特別保留六二九則廣告,滿是當時政商名流的出手。像彭明敏父親彭清靠以個人名義賀年;連戰祖父連雅堂為「台灣詩薈發行所」打廣告;國泰集團蔡萬才夫人楊湘薰的父親楊肇嘉也刊登賀年廣告。算算廣告收入共有三一二○元,當時蔣渭水在大安醫院的月薪廿元,若以他所開設的「春風得意樓」一桌八塊七毛的行情,約可辦三五○桌酒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