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新書推薦:金錢的歷史+相關影片

新書推薦:金錢的歷史+相關影片
金錢的歷史/錢,究竟從何而來?
2009/10/23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博雅書屋《金錢的歷史》】
金錢的歷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4wPiAfYXXg
好萊塢歌舞片 一九三三年淘金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JOjTNuuEVw


書名:金錢的歷史作者: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著譯者:周全出版社:博雅書屋出版日期:2009/10/25內容介紹:
只有錢,能讓全人類如此瘋狂!從人類史上第一筆付款紀錄開始,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像金錢一樣,激起道德和宗教的非議,引發國族與個人之間無盡的衝突和競爭。
本書由大英博物館的專家群撰寫,一開始先追蹤金錢體系的成長與發展,從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古文明著手,旁及於希臘羅馬世界所創立的幣制。隨後幾個章節則從更寬闊的地理視野進行闡述,觀察歐洲中世紀、伊斯蘭世界、印度與中國的幣制。從更廣泛的角度進行對比,將經濟與社會等方面的事務做為背景,藉此探討金錢在不同文化中所引發的各種道德、政治及宗教觀點。
金錢最終是如何演變成為一種全球性的現象,並分別探究金錢如何在近代早期的歐洲和美洲擴大功能、歐洲人與非洲和大洋洲的接觸如何影響了原住民的支付體系,以及經濟思想在最近二個世紀內日益對金錢事務產生的效應,並說明了包括歐元在內的最新發展。搭配五百多張附上說明文字的錢幣圖示和地圖,以金色套色的雙色印刷,讓金錢的歷史栩栩如生。
新書內容搶先看:
非洲與大洋洲
在各種金錢形式當中……這肯定是最奇特的一種。──W.庫特,《西太平洋》(1883)
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現在都看得見硬幣和紙鈔。然而在某些國度,尤其是在非洲和大洋洲,金錢的使用者仍侷限於少數百姓,亦即富人和城市居民。支票簿、信用卡、電話銀行以及先進國家所使用的其他金錢機制,在許多地區依舊不為人知;但就另一方面而言,當地使用硬幣與紙鈔的方式往往會讓西方觀察者覺得頗不尋常。在這一章裡面,我們將繼續探討歐洲向新發現的世界進行擴張的歷史,以及歐洲的貨幣實務如何被移植到那些地區,同時並察看當地錢幣的多樣性。此種多樣性不但盛行於歐洲以硬幣為基礎的金錢入侵全球之前,而且它至今仍然存在於世上的某些地區。
鹽與錢幣文化
歐洲旅行家開始和不使用錢幣的民族打交道以後,便為歐洲帶來了有關各種不同物件的報導,而且他們認為那些物件具有類似錢幣的用途。鹽塊是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對象之一。一位早期的葡萄牙旅行家──傳教士法蘭西斯.阿爾瓦雷斯──曾以王室特使的身分在一五二○至一五二六年之間奉派前往衣索比亞(阿比西尼亞)。他在遊記中敘述了當地以鹽棒付款的習慣:「從紅海一直到剛果西海岸,流通使用的貨幣都是鹽塊而非金錢。據說岩鹽開鑿自群山之中,然後切割成一點五個手掌長、四根手指寬、三根手指厚的塊錠。」
英國商人亞歷山大.漢彌爾頓在十八世紀初葉造訪衣索比亞的時候,也親身經歷了當地使用鹽塊的情形:「衣索比亞流通的小額金錢是岩鹽,它是從山中挖掘出來的,就彷彿我們從石礦場開採石材一般……。」到了十八世紀末期,歐洲商人將銀元與「杜卡特」金幣攜帶至今日的「厄立特里亞」地區,供使用於當地的紅海沿岸港口。那些海港也是衣索比亞王國的出海口,於是有些錢幣進而深入內陸,與鹽塊一起流通使用。「阿比西尼亞不製造錢幣,但是有其他國家的錢幣在此地流通,特別是威尼斯的『西昆』和神聖羅馬帝國或奧地利的銀元。大額付款通常使用金錠,計價的重量單位是『瓦基』,即『阿比西尼亞盎司』;小額付款則使用從礦區挖出的鹽磚,大約八十塊鹽磚的價值等於一『瓦基』黃金。」
那些撰述者一致的見解是:衣索比亞人將鹽塊使用為原始形式的錢幣,而且鹽塊發揮了類似錢幣在歐洲社會中的功能。他們通常進而認為,以天然產物(如鹽塊)來代替貴金屬錢幣的做法,本身就標誌出他們所遭逢的社會之原始性。然而衣索比亞王國一度有過自己的錢幣。例如「阿克蘇姆」地方的衣索比亞國王曾經受到古羅馬人影響,在公元三世紀至七世紀之間發行了金幣、銀幣和銅幣,而且伊斯蘭與歐洲的錢幣也不時從沿海地區傳播至此。
使用錢幣的中國人亦以相近的方式,認為自己國內較邊遠省分的居民(他們被看成是文明程度較低),將鹽塊或瑪瑙貝之類的物品做為原始的代用貨幣。中國歷史學家也認為,中國在引進錢幣之前同樣曾經將瑪瑙貝使用為貨幣;中國的撰述者則觀察到,中華帝國偏僻地區的支付工具是鹽。公元九世紀時,樊綽曾經著書描述了中國西部四川省南端的貨幣實務:「他們進行交易時,都用鹽塊來計算價格。」馬可.波羅更在十三世紀末葉寫下了同一個省分的貿易狀況:
讓我接著告訴你有關他們錢幣的事情。他們有長條狀的金子,以「薩吉」做為秤量單位,並按照重量計值使用。但當地沒有蓋上官印的錢幣。他們製作零錢的方法如下:當地有鹽井,他們將鹽水煮沸一小時以後用模子固定成形,做出大小相當於兩便士硬幣、下平上凸的鹽餅。鹽餅準備就緒以後,就放在爐火旁邊的熱石頭上面烘乾硬化。他們在每一塊鹽餅蓋上大汗的印記,而且這種形式的貨幣都是由大汗的代理人負責製造。八十塊鹽餅的價值等於一「薩吉」的黃金。可是當商人帶著鹽餅前往荒山野地和遠離道路的地點時,則依據當地偏僻的程度,分別用六十、五十或四十個鹽餅從居民那邊換取一「薩吉」黃金。……這些商人前往吐蕃各地的山區活動,鹽餅在那裡也通行。由於當地區民的食物中要放鹽,還用鹽來購買各種生活必需品,所以商人能獲得極大的利潤。城市居民則幾乎僅僅將鹽餅的碎塊使用於食物中,將整塊的鹽餅當做貨幣流通。──《馬可.波羅遊記》,RE.萊瑟姆的英譯本(R.E. Latham, 1958)
此外還有證據顯示,非洲撒哈拉地區以岩鹽來付費。十四世紀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圖塔曾經做出報導,表示當他旅行前往「廷布克圖」的時候,途中在「塔格哈扎」(位於今日的馬利共和國)發現了一座鹽礦,那裡開採大塊的岩鹽供使用於和南方的馬利王國進行交易。他記載道:「尼格羅人將岩鹽當作交易的媒介,就彷彿其他地方的人使用金子和銀子一般。他們把岩鹽切成塊狀,拿它來買賣東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