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書人物-張典婉有一樁「太平心願」

2009-10-11
新聞速報
【蘇惠昭】
 希望多一些年輕世代聆聽《太平輪一九四九》的故事,希望外省人放下原罪,希望「正港台灣人」了解一九四九年以來外省族群在台灣的努力以及開枝散葉的心情……。
 1949年1月27日傍晚,滿載逃難人潮的太平輪,搖搖晃晃從上海出發前往基隆。7個小時後,在舟山群島白節山海域撞上運煤船建元輪,建元輪旋即沉沒,半小時之後,太平輪也跟著沉沒,黑暗大海吞噬了上千條生命,以及不知凡幾的食品、文物、史料、檔案、鋼條、黃金……。
 60年後,《太平輪一九四九》(商周)出版,串起這段被遺忘歷史的,是資深媒體人張典婉。
 有些事冥冥中自有天意,像張典婉在去年8月8日摔的那一跤。
 那天,她採訪完一位太平輪罹難者的後代之後,一跤摔出了閉鎖性骨折,右手上臂斷了三節,原訂出版的《太平輪一九四九》也無法在預定時間完成,卻在忍受著一陣一陣強烈疼痛侵襲的過程中,更多的故事如有神助似的降臨了:太平輪船東中聯公司的後代現身;在「寶島燻樟」網站找到罹難者吳祿生孫女吳素萍,為了紀念祖父,她正在東勢客家庄重振百年製樟產業。浙江海洋學院的訪問學人陳玲也在2009年3月來台,她研究的議題之一即舟山群島海域的太平輪船難。5月,在香港銅鑼灣,張典婉見到了88歲的葉倫明老先生,當年船難僅有36位生還者,葉老是其中之一。
 全書三分一以上的精采故事,都出現在張典婉受傷之後,她想:那一摔,不就是老天要讓她多等一年?多等一些人和一些故事?《太平輪一九四九》注定要在它沉沒60年後的2009年出版。「我一直在等那個人,等一個故事,啊,這是一本等出來的書。」張典婉說。
 這本等待之書,也源自一個寫作家族史的想望。
 太平輪沉沒之前,已經在上海、基隆間往返30多趟,張典婉的母親司馬秀媛就是1948年搭乘太平輪來到台灣的。2000年,早已把身分證本籍欄改成「台灣苗栗」的司馬秀媛走完一生,張典婉打開母親上鎖的書櫃,發現裡頭有三條黃金、一張上海身分證、一張上海地契,還有一本寫滿人名和通訊地址的記事本。「那一刻,所有的感覺都湧上來,我決定要寫家族史,寫客家父親與上海母親的故事,故事裡有一艘太平輪。」
 這一醞釀就過去4年,其間張典婉的人生多所變動,她離開了當時任職的客委會,陪兒子到西雅圖讀書兼上山下海旅行,電腦裡儲存著好幾個已經動筆的故事。2004年民進黨族群事業部的楊長鎮一通電話把她從美國叫回台灣,為紀錄片《尋找太平輪》做採訪。這真不像民進黨做的事,當時黨內反彈聲音也確實很大,主要是:「民進黨為什麼要拍外省人的故事?」,另外一種顏色的人則問:「咱外省人為什麼要給民進黨拍?」
 太平輪事件,對張典婉來說,無關本省外省,而是人世間一千個生離死別的故事,動盪時代中一個改變無數人命運的悲劇。如果整個事件像一張大拼圖,起初製作小組握有的也不過其中幾個碎片,像死亡名單、當時的新聞資料和許多不確定的「聽說」。就這樣,從一個線索追尋到另一個線索,一直到驚嘆號連連出現,一年後紀錄片完成,經過各家電視台反覆播送,迴響熱列,據說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就一連看了10遍。
 接下來,大約3、4倍於紀錄片的故事,一個一個冒出來了。那些生命中牽連著太平輪的人,如斷線般散落在五湖四海,他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沉沒在底層的記憶,會因一部紀錄片被翻攪上來。雖然有人早已失去感覺,有人欲言又止,但是也有人的傷,像澳門的黃似蘭,痛了60年還是痛,卻一直沒有人讓她把痛說出來,這一切都讓張典婉甘心擱下家族史去撰寫一部遲到的《太平輪一九四九》。
 曾經在平面媒體擔任記者、在電子媒體新聞節目擔任執行製作的張典婉,採訪和寫作的經驗十分豐富,但她從來無意寫戰爭,「我對戰爭史沒有興趣。」她細密勾串的其實是另一部集合了各族群的家族史、生命史,「這可以補一個時代的不足。」而她許下的太平心願,就是希望多一些年輕世代來聆聽故事,希望外省人放下他們的原罪,也希望自認是「正港台灣人」的人,因此了解1949年以來外省族群在台灣的努力以及開枝散葉的心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