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史學名家唐德剛教授辭世,享年九十

‧2009.10.29《聯合報》:歷史學家唐德剛在美辭世
‧2009.10.30《聯合報》:史學家唐德剛「走得非常平靜」
‧2009.10.30《聯合報》:當年「千金小姐下嫁窮小子」
‧2009.10.30《中國時報》:口述史大師 唐德剛逝世
‧2009.10.30《旺報》:唐德剛未竟之願─ 一部真正的「張學良口述歷史」
‧2009.10.30《新報》:歷史學家唐德剛舊金山逝世


史學名家唐德剛教授於10月26日晚上11時20分在美國加州家中平靜去世,享年九十歲。

唐教授1920年8月23日生於安徽合肥淮軍世家,幼承庭訓,國學根底深厚。小學五年級後接受新式教育。1937年抗戰軍興,離家繼續求學,隻身隨國立安徽中學(後改國立第八中學)輾轉西遷,後入重慶中央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回安徽任中學教席,隨後在省立安徽學院講授西洋通史。抗戰勝利後,考取自費留美,負笈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追隨唐納德教授(Prof. David Donald)研究西洋史,1959年獲哥大博士學位。

畢業後在哥大執教,稍後任紐約市立大學教授,並兼任亞洲史學系系主任,直到退休,專心著作。

在史學上,唐教授有兩方面的重要貢獻:一是口述史,二是關於中國近代演變的「歷史三峽」說。

唐教授在哥大期間參加口述史研究項目,訪問了很多當代最重要的人物。成名作是《李宗仁回憶錄》,至今是口述史的龍頭著述。《顧維鈞回憶錄》完成英文稿,由大陸譯為中文。唐教授長期訪問胡適,關係密切,被視為胡適的大弟子,胡適思想的傳播者。《胡適口述自傳》、《胡適雜憶》最為著名。張學良一度想請唐教授寫口述自傳,後來因故中斷,但是整理已有的談話和錄音,出版了《張學良口述歷史》。

唐教授在八十年代末,在紐約邀集朋友和學生組成「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訪問經歷抗戰時期的老人,這是他積極推廣口述史研究的貢獻之一。

唐教授在抗戰的硝煙中成長,經歷中國近代內憂外患最劇烈的時代,不斷思索古今之變。經過數十年的縝密思考,產生了中國近代史是整個文化、社會、政治大轉變的史觀。抗戰時全民的艱苦犧牲,使中國從積弱中奮起,躍升為一個現代民族國家,正是這個歷史大轉變中的重要環節。

負笈美國後,漸漸運用社會科學理論解釋歷史發展,他在1990年代成形「歷史三峽」說,認為中國全部文明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中間經過兩次轉型。第一次轉型從戰國時期到秦帝國,大概經過三百年,核心轉變見於三個基本制度的變化:一、政治上廢封建,立郡縣;二、經濟上廢井田,開阡陌;三、學術思想上由百家爭鳴轉為獨崇儒術。轉型完成即創建了農業大帝國的定型。

近代的大動亂是從中華帝國到現代國家的第二次轉型。新的中華文明定型也必然有文化─社會─政治體制的三方面的轉型:一、政治上化君權為民權;二、經濟上化農業經濟為工商業經濟;三、學術思想上化控制思想為開放思想。他並且從此演繹出一個綜合的文化概念──第一次轉型是造成「行同倫」的社會,第二次轉型則是行為不再同倫,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多元化的社會。在帝國文化時期,國家大於社會,在未來的新文化中,將是社會大於國家。他的「歷史三峽」說,在海外深受重視。

唐教授的歷史著作,主要是在雜誌上發表的單篇論文,後來集合成為巨著,最著名是1998年出版的《晚清七十年》五大冊。其中「歷史三峽」說是解釋中國歷史轉變的主軸。這套書本來是唐教授構思多年的《民國通史》的晚清導論篇,但是民國史只寫了國民政府之前的《袁氏當國》及其後的《毛澤東專政始末》的相關文章,集結為這兩本書。

唐教授從大學時代就不斷寫短文和短篇創作,行文流暢、詼諧,而且氣勢磅礡,妙語如珠,這是他文史一家的特色。著名作品有《書緣與人緣》、《史學與紅學》、《五十年代底塵埃》、《戰爭與愛情》等。

唐教授不是象牙塔裡的學者。他關心的不僅是帝王將相,更放眼平民百姓的苦難與幸福,特別對日本在戰時加諸中國人民的不人道凌辱、殘殺、迫害,認為應當在道德上、歷史上和法律上加以審判。二十多年來,他積極投入人道主義團體發起的運動,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和暴行,要求日本道歉和賠償。無論集會、演講、遊行,他都親自參加。為伸張人類的正義作出實際貢獻,是他人道主義史學家的本色。

唐夫人吳昭文女士秀麗嫺雅,長子光儀是優秀的建築師,女兒光佩是傑出的電腦工程師,都住加州。唐教授交遊廣闊,海內外的朋友和學生極多,但是唐夫人表示不願驚動大家,感謝親友問訊,但花圈輓聯一律婉謝,奠儀可改送唐教授所創立的「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該會專設唐德剛教授獎學金基金,支票抬頭“Society of Oral History on Modern China”(請在底欄註明「獎學金」字樣),地址:33-21 149th Place, Flushing, NY 11354, USA(詢問電話:1-718-353-6778 電郵:info@chineseoralhistory.or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