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剝皮寮風華再現多了藝術味

2009-08-28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完整保留清代街型及歷史建築的萬華「剝皮寮」,經歷了十年的修復之後,成為新生的歷史街區及藝文空間。「剝皮寮」位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康定路,老舊空間歷經十年「拉皮」,盡可能維持原貌,讓民眾有機會一睹古老的艋舺風華,見證當年「三間茶店道盡台北事」的人文薈萃。
 建築學者米復國表示,「剝皮寮」是台灣少數完整保留下來的清代街區,擁有閩南騎樓獨有的建築特色,同時還保留了日治時期特有的西洋柱頭裝飾風格,相較於同時期大稻埕迪化街建築的富麗堂皇,「剝皮寮」展現的是另一種簡樸風格。
 清朝木材集散地 歷經十年整建「拉皮」
 「剝皮寮」究竟剝的是什麼皮?米復國表示,「剝皮寮」在清代是木材集散地,從福州運來的木材在這裡進行剝皮加工。「剝皮寮」曾經是清代最重要的軍事據點、商業道,繁華一時。清朝末年台灣確定割讓給日本時,唐景崧建立台灣民主國的遊行起點就是從這裡開始,這條街具有歷史、經濟、政治與文化上的多重意義。
 「剝皮寮」大量的歷史建築差點面臨被拆除的命運。由於商圈沒落,年久失修,台北市府一度計畫徵收劃歸為老松國小的校地。經居民自救會及樂山文教基金會極力爭取,才讓政策轉變為閒置空間再利用。
 「剝皮寮」歷經十年的復原,東側部分已於二○○四年修復完工,成立台北市第一座鄉土教育中心。西側部分則於今年完工,並朝「藝術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發展。
 「三間茶店道盡台北事」 規畫藝文空間
 記錄片導演李文鴻拍攝了《走過亭仔腳.回首剝皮寮》一片,回溯「剝皮寮」的過往繁榮。李文鴻說,當地居民的故事最動人,許多早就搬離「剝皮寮」的居民,現在還是習慣搭公車回到老街上逛逛,只為重溫往日風情,看能否與老友、老鄰居不期而遇。
 李文鴻的記錄片中訪問耆老,暢談動人的古老生活點滴。像是當年萬華名醫呂阿昌的女兒呂瓊玉,現年七十歲的她回憶小時候和姊姊下課後在「剝皮寮」街上的點滴,彷彿昨日一般。當時她總是吵著問姊姊問可不可以吃點心或早些吃飯,姊姊的回答總是「要等爸爸看完病人才可以。」
 「剝皮寮」耆老周法平的父親是醫政兩棲、曾代理台北市長的周百鍊,周法平猶記得小時候常到「茶店」叫父親回醫院行醫,當時「剝皮寮」的茶店非常有名,「三間茶店道盡台北事」。
 台北老字號裝訂廠「太陽製本所」的老闆陳霞明,也談到當時在「剝皮寮」手工裝訂的風光場面,手工裝訂一度是「剝皮寮」盛行的行業,幾乎家家都在騎樓下「摺紙」,再送到「太陽製本所」用手工穿線、裝訂,呈現家庭手工業的趣味。
 「剝皮寮」修復完成後,自廿九日起將舉辦古街文化節,除了播放記錄片《走過亭仔腳.回首剝皮寮》,並將在修復後的建築空間裡舉行當代藝術展覽「混搭」,邀請廿四位藝術家作品參展。

沒有留言: